3月28日,小米公司正式發布了小米SU7,一共有三款配置,分別是小米SU7 標準版,售價21.59萬元;小米SU7 Pro版,售價24.59萬元;小米SU7 Max版,售價29.99萬元。圖片來源:小米公司2021年3月,小米創始人雷軍正式宣告小米造車。近三年時間過去,小米SU7正式發布,其相關供應商也浮出水面,既有包括高通、英偉達、博世等國際供應商,也包含了比亞迪、寧德時代、揚杰科技等本土供應鏈廠商。芯片領域,英偉達為小米汽車提供自動駕駛芯片,小米SU7搭載了英偉達兩顆NVIDIA DRIVE Orin
關鍵字:
小米 汽車 碳化硅
新型汽車設計均采用48V電源系統,以減少車輛電纜線束中的功率損耗并減輕重量。但在滿足EMC規范方面,48V電源設計正面臨挑戰。只有周全的組件放置和PCB布局,配合以頻率擴頻(FSS)等技術,才可能滿足規范要求。?本參考設計提供的48V至12V降壓變換器能夠提供15A電流,同時符合CISPR-25 等級5 EMC標準。符合AEC-Q100標準4V至60V寬工作輸入范圍雙N-溝道MOSFET驅動器0.8V基準電壓,全溫范圍內精度為±1.5%低壓差操作:最大占空比為99.5%可調頻率范圍:100kHz
關鍵字:
降壓變換器 MPS 汽車
相對于傳統的汽車雷達組裝質量檢測主要依賴人工目檢和簡單的測試設備不同,機器視覺技術以其高效、精準、非接觸式的特點,正逐漸成為汽車雷達組裝質量檢測的新選擇。通過引入機器視覺系統,我們可以實現對雷達組裝過程中多個關鍵環節的自動化檢測,包括但不限于:零件有無、組件定位與識別、PCB針腳、外觀缺陷檢測、尺寸測量等。創科視覺雷達項目組裝全檢測試機外膽有無/ 探芯面檢測檢測項目:1.外膽有無檢測,2.探芯面缺陷檢測;3.探芯顏色。檢測標準:1.具備RGB識別功能;2.劃痕>2mmx0.2mm,顆粒>0.2
關鍵字:
汽車 檢測
案例背景汽車車燈是汽車照明的關鍵部件,通常由燈泡、電機、傳感器等多種不同的電氣部件組成,這些部件需要通過線束和連接器等接插件進行連接。如果線束或連接器失效,會嚴重影響車燈質量和性能。因而,在生產過程中,對汽車線束和連接器等接插件進行檢測十分重要。 人工檢測痛點:傳統的汽車電子接插件質量檢測工作主要依靠人工目視檢查,存在效率低、檢測標準不統一、檢測精度低、人力成本高等問題。解決方案節卡機器人針對應用場景痛點,打造出標準。系統主要由JAKA Zu系列/JAKA MiniCobo協作機器人以
關鍵字:
檢測 機器人 汽車
英飛凌的車輛制動穩定性系統,無疑是現代車輛安全技術的一大里程碑。該系統不僅具備縮短制動距離的能力,更能在緊急情況下確保車輛始終保持在受控狀態,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各類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然而,當前市場上眾多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往往因為過于依賴特定客戶的設計,導致性價比不盡如人意。在此背景下,英飛凌致力于打破這一困境,研發出符合高安全性要求的標準器件,以滿足廣大客戶對高性價比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在汽車行業中,英飛凌的控制器和輪速傳感器早已成為市場上的佼佼者。其豐富的產品組合中,不僅涵蓋了各種針對安全應用的汽
關鍵字:
英飛凌 汽車 車輛制動 微控制器
概述近年來,汽車E/E架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給執行器和傳感器應用帶來了影響,如車燈、車窗和后視鏡等車身控制、發動機泵和風扇等電機控制,以及傳感器控制等應用。傳統上,這些應用使用低成本的小型16位微控制器(MCU),但現在則需要更先進的16位MCU。在本白皮書中,我們將介紹可應對E/E架構變化的最新的16位RL78/F2x
MCU。沖 壽美代——高性能運算及模擬與電源方案事業部E/E架構變化所面臨的挑戰● 改用無刷直流電機電動汽車(xEV)的加速普及正在推動E/E架構的變化。由于對降低噪音和功耗的需要,電
關鍵字:
汽車 微控制器 E/E
一、產業發展現狀1.1 國外整體產業發展現狀什么是電子電氣架構?在2007年由德爾福(DELPHI)首先提出E/E架構的概念,具體就是在功能需求、法規和設計要求等特定約束下,把汽車里的傳感器、中央處理器、電子電氣分配系統、軟件硬件通過技術手段整合在一起;通過這種結構,將動力總成、傳動系統、信息娛樂系統等信息轉化為實際的電源分配的物理布局、信號網絡、數據網絡、診斷、電源管理等電子電氣解決方案。關于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演進, 行業內討論最多的是博世提出的電子電氣架構發展六階段,如下圖所示。博世將整車 EEA 劃分
關鍵字:
汽車行業 智能網聯 汽車
近日,紫光同芯宣布,其搭載Arm? Cortex?-R52+內核的新一代THA6系列MCU,順利通過了國際權威認證機構SGS關于功能安全開發流程體系和功能安全產品設計的評估,榮獲符合ISO 26262標準的ASIL D等級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認證、功能安全ASIL D Ready產品認證兩項資質。這標志著該款產品成為國內首顆通過ASIL D產品認證的Arm Cortex-R52+內核MCU芯片,達到了功能安全的最高等級要求。作為紫光同芯在汽車電子功能安全領域的最新成果,新一代THA6系列MCU在性
關鍵字:
安某科技 紫光同芯 ARM 汽車
3月4日消息,日前,芯聯集成與理想汽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按照雙方協議簽署,芯聯集成將和理想汽車在碳化硅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將一起積極推動產品化進程,共同提升雙方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雙方也在積極討論下一步將在模擬IC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2023年,芯聯集成已經實現碳化硅的量產,產品類型為平面MOSFET產品,其中90%的產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主驅逆變器。公司目前已經實現月產出5000片以上的量產,同時公司最新一代的碳化硅MOSFET產品性能已達世界領先水平。目前,芯聯集成正在建設國內第一條8英寸
關鍵字:
英飛凌 汽車 DEM EMS
3月1日消息,自3月1日起,英飛凌的銷售團隊將圍繞三個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領域進行組織和重建——“汽車業務”“工業與基礎設施業務”以及“消費、計算與通訊業務”。分銷商和電子制造服務管理(DEM)銷售組織將繼續負責分銷商和電子制造服務(EMS)領域。新的組織結構將以客戶的應用需求為中心,進一步發揮英飛凌全面、多樣化產品組合的潛力。這些新的組織結構將在全球范圍內部署,同時優化區域布局。簡潔的重組方法將幫助客戶更便捷地獲取英飛凌的完整產品組合,并通過提供來自不同事業部的互補產品來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此外,此次重組
關鍵字:
英飛凌 汽車 DEM EMS
2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稱,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發布了一條重磅猛料:蘋果公司已經決定取消搞了十多年的電動車項目。古爾曼表示,蘋果公司首席運營官Jeff Williams和分管造車項目的副總裁Kevin Lynch已經于周二在內部宣布了這一決定,知情人士稱這個消息“令該項目近2000名員工感到驚訝”。隨后這個消息登上了熱搜,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這簡直不敢相信,而蘋果對此拒絕回應。從資本市場的反饋看,似乎投資人們對此舉很贊成,上述消息公布后,蘋果股票收復了日內跌幅,截至收盤,該股漲0.81%,報182.6
關鍵字:
蘋果 汽車 新能源 馬斯克
作者:Scarlett Cao關鍵物料:UCC21750-Q1, UCC5880-Q1TI 針對新能源電驅應用場景的明星產品有不帶 SPI接口的智能驅動UCC21750-Q1系列和帶SPI接口的 ASILD功能安全驅動UCC5880-Q1系列。UCC21750-Q1具有DESAT保護、內置米勒鉗位、隔離采樣通道、針對短路過流故障的/FLT pin及針對供電電源的RDY pin輸出。UCC5880-Q1為TI的第二代功能安全柵極驅動芯片,具有可調驅動電流,豐富的診斷保護功能和優異的魯棒性。UCC21750-
關鍵字:
TI 新能源 汽車
從前保險杠到后保險杠,從車頂到車輪,汽車上使用的高效創新型半導體技術越來越多如今的車輛可能配備了 200 到 2000 顆半導體芯片用于供電、傳感和信息處理,旨在確保我們的安全。半導體的創新成果可助力汽車制造商打造技術先進的車輛。但是,這種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對駕駛員有什么影響呢?接下來,讓我們聽聽德州儀器 (TI) 汽車系統工程和市場總監 Fern Yoon 的自述吧。作為一名汽車半導體行業的從業者,我深感榮幸,因為我既是一名探索車輛功能需求的駕駛員,也是一名影響汽車制造商如何采用技術設計未來汽車的工程師。
關鍵字:
TI 半導體技術 汽車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國內涌現出了多家新興廠商,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也有多家廠商受到國外市場的歡迎。另外,加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大量出口,今年國產新能源車的月出口量都保持在7萬輛之上。從乘聯會發布的全國乘用車市場月度分析報告來看,11月份國產新能源乘用車出口8.9萬輛,高于去年同期的8.2萬輛,同比增長8%;但不及10月份的11.2萬輛,環比下滑21%。11月份國產新能源車的出口量環比大幅減少,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在每一季度后半段開始專注向國內用戶交付,出口量減少有關 —— 國產特斯拉在10月份出口4
關鍵字:
新能源 汽車 特斯拉 超級工廠 比亞迪
控制器局域網 (CAN) 是許多汽車應用中廣泛使用的通信協議。如同任何其他外露連接器接口,CAN 接口會發生高壓瞬變事件,如靜電放電 (ESD)。在 CAN 總線連接器上安裝 ESD 保護二極管,不僅能夠保護 CAN 收發器,還能夠保護所有下游和相鄰系統免受 ESD 耦合能量的影響。為了確保穩健的系統級保護,了解 CAN 總線的基本工作條件以及如何為 CAN 總線選擇合適的 ESD 保護二極管非常重要。
關鍵字:
汽車 CAN 總線 ESD
汽車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汽車!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汽車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汽車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