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中國晶圓代工廠將咸魚翻身?

    中國晶圓代工廠將咸魚翻身?

    作者: 時間:2014-12-23 來源:國際電子商情 收藏

      從最近代工業界發生的一些蛛絲馬跡來看,中國代工廠將咸魚翻身!據悉,中國移動2015年終端銷售目標2.5億部,明年國產手機特別是 4G中低端競爭肯定異常激烈,價格戰天翻地覆,手機芯片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本土代工亦難置身事外。臺積電16納米FinFET+雖然沒有拿下蘋果A9 的大單,并不影響其28納米制程產能持續吃緊,加上價格強硬,、等芯片巨頭在全面開打的情況下,開始轉向中國本土晶圓代工廠的28納米工藝。物聯網不需要太先進制程,繼本土晶圓代工廠華力微電子攜手與合作28納米制程產品之后,當地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昨(18)日也宣布,與全球最大手機芯片廠合作的28納米驍龍410處理器已成功制造,代表中國晶圓代工廠的28納米制程已開始就緒,將與臺積電、聯電搶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67167.htm

      本土今年起全力發展半導體供應鏈,雖然首要任務為上游的IC設計業,但中下游的封測和晶圓代工業也要急起直追,目標在明年能先量產28納米制程,2020年再進入16/14納米制程,因此中國晶圓代工廠近來動作頻頻,宣示進入28 納米制程之列。

      業內人士認為,本土晶圓代工廠正加快腳步追趕臺廠,在、等芯片大廠「陪同練兵」的情況下,若28納米發展成熟,將逐步對臺積電、聯電等帶來競爭壓力。

      華力微電子日前宣布,攜手聯發科共同開發28納米制程生產的手機芯片,中芯不甘示弱,昨日宣布與全球手機芯片龍頭高通合作的驍龍410處理器已成功制造,為雙方在先進制程和晶圓制造里程碑。

      驍龍410處理器為高通旗下中低端手機和平板電腦芯片,與聯發科旗下產品具直接競爭關系。

      中芯與高通在今年7月宣布,雙方在28納米制程已達成合作共識,昨日宣布驍龍410處理器已成功制造。

      隨著摩爾定律離死亡線越來越近,半導體很可能陷入長期的向新技術過渡期(5-6年),中國本土晶圓代工實力的增長將向中國臺灣龍頭臺積電、聯電奮起直追。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在大陸的投資計劃已有想法,因為臺積電不去,三星也會去。目前臺積電的初步規劃將是以“N-2”(指落后臺灣兩個世代的制程)的制程進行新的布局,且產能將不會大于新增產能的10%。張忠謀指出,中國市場的確成長很快,就中國本身的需求來說,10年前該市場對臺積電的營收占比還是零,但現在已經超越日本,甚至接近歐洲,且預估幾年內一定會超越歐洲,中國市場的成長率那么高,各大廠都很關注。

      智能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隨著蘋果手表的上市日期臨近,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正在崛起。物聯網不需要太先進制程,本土晶圓代工廠很可能會力拼物聯網,借此咸魚翻身。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中芯國際重新啟動深圳8寸廠,為晶圓代工產能做好準備。

      本土晶圓8寸廠火力全開 借物聯網咸魚翻身?

      前不久,英特爾積極布局物聯網芯片代工制造。將自家先進的測試封裝技術引入成都工廠對晶圓預處理、封裝及測試業務進行全面升級。

      為迎接物聯網(IoT)時代來臨,繼臺積電備妥超低功耗技術平臺(ULP),沖刺上海松江8寸廠產能,聯電蘇州和艦廠及上海華虹亦積極擴產,近期本土中芯國際更瞄準物聯網應用,重新啟動深圳8寸廠,鎖定0.18微米到90納米制程全力擴產,晶圓代工 8寸廠產能戰火一觸即發。

      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物聯網元件不需要用到太先進制程,且都是利用既有半導體技術,輔以低功耗平臺,許多中小型半導體廠都將物聯網視為咸魚翻身的大好機會,業界看好全球物聯網將帶動相關元件龐大需求,成為各大半導體廠全力爭搶的大蛋糕。

      由于物聯網世代8寸晶圓產能將是關鍵,臺積電、聯電、中芯國際、上海華虹等紛全力擴產8寸晶圓廠,并四處找尋8寸二手機臺設備,增加未來物聯網的產能戰力。

      其中,臺積電從2014年起加速上海松江廠擴產計劃,單月產能從9萬片提升至近11萬片,為物聯網預作準備。臺積電內部亦已成立物聯網戰略發展部門(IoT Business Development),開發所有未來物聯網相關應用,并負責協調研發和技術、生產等部門,全力爭取物聯網商機。

      聯電蘇州和艦廠亦將再擴增1.1萬片產能,全產能逼近6萬片,亦是為布局物聯網商機。聯電表示,未來物聯網應用成熟后,對半導體技術需求最大量會集中在 55、40及28納米制程,且最關鍵技術在于嵌入式非揮發性存儲器(eNVM)制程,目前臺積電與聯電在此領域技術最強,至于 GlobalFoundries及本土晶圓代工廠技術仍跟不上,物聯網將會是聯電翻身的大好機會。

      中芯國際中國區總經理彭進則表示,目前本土前20大客戶佔中芯整體營收比重約86%,2015~2017年針對穿戴式裝置、智能家庭、甚至是非消費性電子的物聯網應用,中芯備妥0.13微米、55/40納米、28納米等制程技術平臺,全力對物聯網商機大顯身手。

      近期中芯決定啟動深圳8寸晶圓廠Fab 15,即是為布局物聯網預作準備,該廠房預計2015年底單月產能將達2萬片,制程技術鎖定0.18微米到90納米等,加上中芯在天津8寸廠月產能約 3.9萬片,以及上海廠S1月產能約9.6萬片,未來中芯8寸晶圓單月產能將上看15萬片以上規模。

      中芯指出,中芯在超低功耗技術平臺 (Ultra-Low Power Platform)下,已為物聯網準備五大關鍵技術,包括影像感測(CMOS)、電源管理晶片(PMIC)、微機電系統(MEMS)、RF、嵌入式 NVM/MCU等,并將物聯網視為未來驅動半導體產業成長的關鍵推手。



    關鍵詞: 晶圓 高通 聯發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股票| 西吉县| 松潘县| 彰化市| 慈利县| 宜兴市| 合川市| 荆门市| 揭东县| 肇庆市| 莫力| 宁德市| 大英县| 明光市| 苍溪县| 河间市| 怀柔区| 阿图什市| 石楼县| 洪湖市| 融水| 尼玛县| 中江县| 南丹县| 竹北市| 陆川县| 浑源县| 乌拉特中旗| 山东| 青浦区| 湘潭县| 龙川县| 塔城市| 仁寿县| 余干县| 安图县| 鹤峰县| 宁波市| 大连市| 罗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