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芯國際超聯(lián)電成為晶圓代工第3大廠商?

    中芯國際超聯(lián)電成為晶圓代工第3大廠商?

    作者: 時間:2016-12-21 來源:蘋果日報 收藏

      有報導稱,大陸最大代工業(yè)者(SMIC),今年先后宣布14納米制程將在2018年投產,以及2016年投資金額提升至25億美元。這兩項指標都超過了全球第3大代工業(yè)者聯(lián)電,意味中芯有機會超過聯(lián)電,成為全球第3大代工業(yè)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12/341859.htm

      報導指出,目前在全球半導體制造工藝上,掌握10納米制程技術的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業(yè)的領先廠商。

      聯(lián)電廈門廠擬引進28納米制程 目前仍卡關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買下三星的14納米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技術,成為第3家掌握該技術的晶圓代工廠,但該公司虧損多年,更曾傳出要賣給大陸企業(yè),與的競爭不明顯。

      反觀與中芯競爭最直接的就是聯(lián)電,聯(lián)電早早在大陸設立和艦科技,目前在廈門已有12寸晶圓廠。

      報導提到,本來聯(lián)電希望將28納米制程導入大陸,但由于聯(lián)電14納米制程在中國臺灣地區(qū)尚未量產,因此目前仍處于卡關階段。

      今年中芯投資25億美元 聯(lián)電為22億美元

      即使2017上半年聯(lián)電廈門廠如期采用14納米FinFET技術,廈門廠引進的也只是28納米制程,與是同樣水準,因此競爭力不見得會比中芯更有優(yōu)勢。

      至于投資金額,今年聯(lián)電投資金額為22億美元,而中芯國際在上半年就已調升至25億美元,中芯投資金額首度超越聯(lián)電,加速了中芯的半導體技術進程。

      報導指出,若中芯的14納米FinFET技術如愿趕在2018年投產,屆時相較聯(lián)電的競爭優(yōu)勢將更明顯。

      聯(lián)電廈門廠11月啟用 40納米制程良率99%

      今年11月16日聯(lián)電宣布,于廈門設立的12寸合資晶圓廠聯(lián)芯集成電路(廈門)舉行揭幕典禮,且該廠打破過去紀錄,自2015年3月動工以來,僅20個月即開始量產客戶產品。

      聯(lián)電指出,采用廈門廠40納米制程的通訊芯片,產品良率逾99%。



    關鍵詞: 中芯國際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宝丰县| 横山县| 利津县| 图们市| 宜州市| 榆林市| 永泰县| 行唐县| 德昌县| 南投市| 枣强县| 苗栗市| 鞍山市| 定边县| 北流市| 鲁甸县| 长岛县| 连云港市| 京山县| 区。| 荔浦县| 曲阳县| 水城县| 景东| 长葛市| 阳泉市| 肃南| 西乌| 潞城市| 平罗县| 商丘市| 嘉荫县| 汉川市| 全州县| 巩义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宁津县| 甘洛县| 洛扎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