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很高興宣布,Spartan? UltraScale+? 成本優化型系列的首批器件現已投入量產!三款最小型的器件——SU10P、SU25P 和 SU35P,已開放訂購,并在 AMD Vivado?設計套件2025.1 中提供量產器件支持。AMD成本優化型產品組合中的這一新品專為需要高 I/O、低功耗和先進安全功能的成本敏感型邊緣應用而設計,為業經驗證的 UltraScale+? FPGA 和自適應 SoC 產品組合帶來了現代化的連接、后量子密碼等功能。三款最低密度器件的首次量產出貨,標志著面向中低端
關鍵字:
AMD Spartan UltraScale+ FPGA
40 年前,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可以在工程師的辦公桌上使用邏輯進行編程。Xilinx 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PGA) 使工程師能夠將帶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桌面編程器,以便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可以當場重新編程設備?!拔覐氖?FPGA 領域已有 27 年,從 1999 年開始對 FPGA 進行編程,”AMD 產品、軟件和解決方案公司副總裁 Kirk Saban 告訴EEPW,該公司于 2022 年收購了賽靈思。“它可能是最不為人知的半導
關鍵字:
AMD Xilinx FPGA
晶片供應鏈透露,NVIDIA、超微(AMD)迅速調整降規設計,預計2025年7月起,將會推出新一波合規、可銷售往中國的AI GPU。據悉,NVIDIA暫命名為B20,而超威則是以Radeon AI PRO R9700等搶市,皆可支持DeepSeek等模型運行,目前中國客戶詢問度相當高,對于兩大廠營運不無小補。美國政府以國安之名收緊AI芯片禁令,拜登卸任前再釋出口三級管制,接著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后,不僅立即啟動關稅大戰,嚴控洗產地、強勢落實美國制造目標等政策,再加碼限制NVIDIA的H2
關鍵字:
NVIDIA AMD 降規AI芯片 H20禁令
美國的出口限制對先進處理器的影響仍然存在疑問,Tom's Hardware 最近的一份報告引發了對俄羅斯獲得芯片的擔憂。Tom's Hardware 援引俄羅斯媒體 Kommersant 的話指出,FCS Russia(俄羅斯聯邦海關總署)記錄了從 AMD 和 Intel 進口的 CPU 急劇下降——分別下降了 81% 和 95%。該報告進一步指出,2024 年的芯片進口量約為 37,000 臺,價值 4.39 億盧布,與 2023 年的 537,000 臺(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COMPUTEX 2025進入白熱化,英偉達、聯發科、AMD等大廠都強調與臺積電密切合作的伙伴關系,并仰賴臺灣眾多供應鏈協作。 AMD 21日請到臺積電企業信息技術資深處長吳俊宏,分享選擇AMD處理器的原因及實際使用體驗; 高通總裁暨執行長Cristiano Amon強調,臺積電是重要合作伙伴,持續深化合作,且會積極強化與中國臺灣PC供應鏈的連結。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勛強調,中國臺灣在全球AI產業鏈的重要地位,中國臺灣將會持續成長; 這個全新的產業就是AI工廠,全世界都將擁有AI基礎設施“。 他認為,中國臺灣
關鍵字:
臺積電 英偉達 聯發科 AMD 高通
臺積電2納米制程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量產,超微(AMD)執行長蘇姿豐先前訪臺公布超微是臺積電2納米首批客戶之一,明年將上市的第六代EPYC服務器處理器「Venice」將采用此制程。 超微高級副總裁Dan McNamara近日受訪時說,我們與臺積電保持長期的合作,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企業,外界認為他是暗示三星可能列入候選名單。根據《朝鮮日報》報導,Dan McNamara受訪時說,超威正在開發下一代EPYC Venice CPU,計劃于明年正式上市,并強調,由于臺積電在2納米制程處于領先地位,臺積電代工是最佳選擇
關鍵字:
臺積電 2納米 AMD
5月20日消息,高通周一宣布,將推出數據中心專用AI處理器,可實現與英偉達芯片的互聯互通。英偉達GPU已成為訓練大語言模型的關鍵硬件,通常需與CPU搭配使用——后者被英特爾/AMD雙雄壟斷。高通計劃推出定制化數據中心CPU,該產品不僅兼容英偉達GPU及軟件棧,更深度整合CUDA生態。在英偉達占據AI算力霸主地位的當下,實現與英偉達技術生態的深度整合,是破局數據中心市場的關鍵。這標志著高通二度進軍數據中心市場——此前十年間多次嘗試均告失利。2021年收購專注Arm架構處理器設計的Nuvia,為其數據中心戰略
關鍵字:
高通 CPU 英偉達 英特爾 AMD AI 處理器
據花旗周三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上個季度在微處理器市場份額出現明顯變化,Arm從AMD和Intel手中搶走了不少市場份額。根據 Mercury Research 的估計,花旗分析師發現,Arm 在處理器單元出貨量中的份額從 2024 年第四季度的 10.8% 擴大到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13.6%。這些收益蠶食了英特爾和 AMD 的市場份額。英特爾的股價在第一季度下跌 182 個基點至 65.3%,這是自 2002 年花旗開始為該行業建模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花旗分析師發現,AMD 的份額環比下降從
關鍵字:
Arm Intel AMD
5月13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一,隨著中美兩國同意暫停對大多數商品相互加征關稅,被稱為“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包括蘋果、英偉達、特斯拉、微軟、谷歌母公司、亞馬遜與Meta)的美國七大科技公司單日市值暴增8375億美元(約合6萬億人民幣),創下該集團自4月9日以來的最大單日集體漲幅。此前,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曾威脅到供應鏈穩定,并可能損害部分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利益,包括半導體公司和智能手機制造商等在內的科技股持續承壓。不過上周末中美談判達成暫緩“對等”關稅的臨時協議后,投資者如釋
關鍵字:
中美 關稅 共識 美股 七巨頭 市值 暴漲 英偉達 AMD 博通 高通 半導體
Structera CXL的互操作性將推動同時運行AMD EPYC CPU和第5代英特爾至強CPU的數據中心的內存性能提升。Marvell Technology最近宣布,其Structera CXL平臺與AMD的EPYC CPU和英特爾第5代至強可擴展平臺兼容,這標志著計算快速鏈路(CXL)內存性能的一個重要成就。云數據中心通常必須部署來自多個處理器供應商的服務器。雖然這種混合部署AMD和英特爾CPU的系統能夠實現更快的數據中心擴展,但由于高速內存互操作性的挑戰,它也可能導致性能下降。圖片來源于AMDMa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CPU 服務器
據報道,唐納德·特朗普總統計劃取消拜登時代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限制,這一消息引發了英偉達股票和 AMD 股價的短暫反彈,隨著華爾街繼續努力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AMD股價在延長交易中下滑。彭博社周三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特朗普計劃修改實施的半導體貿易限制,以減輕與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相關的國家安全風險。但英偉達 (NVDA) 和 AMD (AMD) 的股價波動,因為人們越來越擔心特朗普關稅對科技行業,特別是芯片的影響。伯恩斯坦分析師 Stacy Rasg
關鍵字:
人工智能芯片限制 Nvidia AMD
三星電子因良率不佳面臨大挫敗,根據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傳出超微已取消三星4納米制程訂單,超威已改為委托臺積電,以4納米制程生產EPYC服務器中央處理器。三星晶圓代工事業面臨大挑戰,根據報導,超威已將原本交給三星代工的EPYC服務器,轉給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以4納米生產,臺積電美國廠接單頻傳喜訊,包括蘋果、輝達等都宣布要在該廠區投片。知名爆料人士@Jukanlosreve指出,超微將把EPYC服務器處理器轉交給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生產。 目前還不知超微轉單理由,但推測是三星晶圓代工事業表現差
關鍵字:
AMD 4納米 三星 臺積電
由于三星尖端制程良率偏低,以及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影響,處理器大廠AMD可能已經取消了三星4nm制程訂單,進而轉向了向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下單。這一決定標志著三星代工業務繼失去高通、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尖端芯片訂單后,再次遭遇重大挫折。
關鍵字:
三星 代工 臺積電 AMD 2nm HBM
AMD 公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強勁的財務業績,收入達到 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6%。該公司實現了 50% 的毛利率和 7.09 億美元的凈收入,相當于每股攤薄收益 0.44 美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長。非 GAAP 數據反映了更強勁的業績,營業收入為 18 億美元,凈收入為 16 億美元。首席執行官 Lisa Su 博士將這一增長歸因于數據中心和 AI 的強勁銷售,以及新產品線的成功,盡管宏觀經濟條件充滿挑戰。數據中心部門產生了 37 億美元的收入,主要來自 AMD EPYC CPU 和 GPU,而
關鍵字:
AMD 財務業績
芯片大廠AMD今年一季度的營收超預期強勁增長,二季度營收指引放緩仍強于預期,顯示應用人工智能(AI)的相關需求仍給力,關稅等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打擊還沒有華爾街預期的嚴重,帶來了AI芯片巨頭英偉達也可能交出亮眼業績的希望。分析認為,美國的新芯片出口限制給AMD未來的收益蒙上陰影,但本次AMD的指引優于預期,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AMD指引強勁得益于,市場對能創建和運行AI軟件的高端計算機需求。AMD不僅在利潤豐厚的數據中心處理器市場繼續取得進展,從英特爾手中奪取市場份額,還受益于個人電腦(PC)的強勁芯片需
關鍵字:
AI AMD 營收
amd epyc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md epyc!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epyc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epyc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