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半導體業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30年來全球最嚴重的金融風暴來臨,與2000年時網絡泡沫破裂不同,此次涉及到全球范圍,包括美,日,英,德等幾乎無一能幸免。而且風暴延續多久目前尚難定論。對于半導體業的影響有兩點己經達成共識:今年感恩、圣誕和元旦新年節前的旺季不旺以及明年上半年半導體業將繼續走軟。
說經濟危機并非危言聳聽,沒有人可以肯定2008年經濟危機不會席卷全球,至少從年初的全球金融市場上已經表現出對經濟增長的不自信,也許我們該稱之為經濟衰退更合理些。準確的說,這種現代社會的經濟危機形式其實一樣會以周期性出現并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依靠發展中國家轉嫁經濟壓力無疑盡可能縮小了經濟危機的危害程度。
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真正意義的經濟危機似乎沒有怎么經歷過,但經濟衰退還是多次身臨其境切身體驗過的。只不過,多年前的半導體還沒有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高度,只不過是一個高新技術產業而已,遠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地與全球經濟緊密相連。
從目前各方的觀點看,2008年將是半導體一個相對低迷的年份,而導致這個結果的最重要原因是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的不景氣。我們不妨假設現在擺在半導體面前的是第一個經濟危機,從最壞的角度去分析半導體廠商該怎樣面對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從表現來看就是產品生產過剩,亦即供大于求。對于大部分半導體產品生產商來說,這意味著銷售量的急劇萎縮,進而造成的是整個產業的利潤大幅下滑。更為嚴重的是,經濟危機導致的大量資金緊縮,其結果是更多必要的更新換代被迫推遲,半導體的正常市場需求也面臨高度危險。市場萎縮對半導體的打擊有多大,我們實在無法估量,不過我們也不能將半導體與傳統的產業相提并論,畢竟半導體有其自身的產業特點,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相對較高,其利潤空間完全有壓縮的可能。
【專家解讀】
倪光南:金融危機將使半導體企業重點轉向后續新產品的研發上
對于半導體生產代工商(foundry)來說,經濟危機的影響接近于傳統產業,因為其訂單數目會有所下降,而生產成本將略有上升。雖然不存在太大的裁員壓力,但其運營整體利潤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隨著Foundry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他們還要面臨繼續開發新技術新工藝的壓力,以保證未來能抓住市場。從這個角度看,代工廠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主要還是財務上的,因為,隨著經濟危機的來臨,更多半導體廠商可能會逐漸關閉自己的生產線,轉向代工進行生產,因此相對其他幾個鏈條,代工廠表面上受到的影響是最小的,但也許正是半導體產業鏈受傷最深的,因為當別的環節都在繼續力量的時候,代工廠卻可能需要加大力量維持自己的運營規模,這可能造成一些金融方面的危險。
可以說,對于半導體產業來說,經濟危機帶來的最大影響集中在市場萎縮,財務緊縮等方面,而應對的主要策略則是壓縮產品利潤,節約運營成本,將重點轉向后續新產品的研發上。對產業的影響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些經濟狀況不佳,產品相對單一、競爭力不足的廠商將被淘汰,低端市場變得競爭異常激烈,產品性能提升速度減慢;二是大量新產品停留在研發階段,研發的附加值不斷增加,待經濟復蘇之后產品的性能和市場將獲得一個比較大的快速增長。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畢竟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經濟危機的表現沒有以前那么深刻,對于產業的影響也不再致命。居安思危,半導體產業的決策者還是應該盡早開啟對產業衰退的應對策略,畢竟當產業真的開始衰退之時,再去思考這些問題已經有些遲滯了,很可能就此錯過了調整公司戰略的良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