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大陸供應鏈首納對岸國策 臺廠殺戮期才開始

    大陸供應鏈首納對岸國策 臺廠殺戮期才開始

    作者: 時間:2015-05-26 來源: 蘋果日報 收藏
    編者按:大陸政策扶持半導體,首先收到沖擊的是臺灣電子產業。

      中國政府首次將科技業紅色供應鏈的崛起壯大,列為白紙黑字的國策。中國國務院上周公布“中國制造2025”規劃,是將對岸制造業全面轉型升級的路線圖,其中在IT產業首重,從設計、晶圓代工到封裝測試,未來都要高度國產化,還要掌握生產設備的制造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74692.htm

      市場法人觀察,隨著中國高調宣示扶持重點科技業,臺灣科技業面臨的紅色供應鏈殺戮期才開始,且將持續好幾年。

      由于政府長期沒有產業政策,資本市場稅制也有礙科技業壯大實力,法人認為,電子業只能靠自己,以臺積電(2330)與聯發科(2454)雙巨頭為首,持續投資在既有技術的優勢,帶動整體臺灣電子業,抗衡對岸官民一體的巨大威脅。

      中國國務院指出,中國技術對外依存度超過50%,95%的高階工具機、80%晶片、幾乎全部高檔液壓件、密封件和發動機,都要靠進口。中國要提高自有技術能力,鎖定IT產業等10大重點領域,要在2025年成為制造業強國,2035年制造業水準達到歐美先進工業國的中等程度。

      以晶片進口為例,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就說:“去年我們光用在進口晶片上的外匯,就超過了2100億美元,成為單一產品進口最大的用匯領域,甚至超過了整個石油進口所使用的外匯。”

      “除了花錢,更關鍵的就是,高端的積體電路,是我們發展很急需的,但是它的一些裝備,還受到了一些西方國家對我們出口的限制。高端晶片不解決,對我們整個電子資訊行業的發展,形成最大的一個瓶頸。”

      中國國務院在“中國制造2025”中點名,要鎖定的10大重點領域,第一個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其中提到希望在相關領域,做到下列重點領域突破及發展:

      第1,要著力提升積體電路設計水準,不斷豐富智慧財產權(IP)核和設計工具;

      第2,突破關系國家資訊與網路安全及電子整機產業發展的核心通用晶片,提升國產晶片的應用適配能力;

      第3,掌握高密度封裝及3D微組裝技術,提升封裝產業和測試的自主發展能力;

      第4,形成關鍵制造裝備供貨能力。

      法人認為,隨著中國政府明白以政策扶植半導體產業,晶圓雙雄、聯發科、聯詠(3034)、日月光(2311)等臺灣電子大廠,未來面臨紅色供應鏈崛起的壓力只會愈來愈大。



    關鍵詞: 半導體 I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铁力市| 盖州市| 封开县| 汉中市| 西城区| 安阳县| 新闻| 湾仔区| 察雅县| 汝南县| 金湖县| 永修县| 三都| 西藏| 连云港市| 治多县| 灵丘县| 万州区| 南投县| 鄂托克旗| 西平县| 长宁县| 遵义县| 琼中| 陕西省| 蒲江县| 罗定市| 蒙城县| 鄂尔多斯市| 怀集县| 葵青区| 毕节市| 博乐市| 新乡市| 焦作市| 舒城县| 莲花县| 专栏| 大兴区|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