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湃竊密華為芯片案14名前海思員工獲刑,有關案件更多細節被曝光
據多媒體報道,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尊湃侵犯華為商業秘密案件做出一審判決,前海思員工共14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其中5人實刑,首犯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總計罰金1350萬元。
根據上海經偵ECID公眾號在2023年12月21日的發文《上海警方偵破侵犯芯片技術商業秘密案》,2023年4月19日,在公安部的指揮部署下,在江蘇警方的大力配合下,上海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芯片技術商業秘密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查扣存儲侵權芯片技術的服務器7臺,在侵權芯片投入量產前及時予以查處。
此前警方通報顯示,2021年2月,華為海思原高管張某、劉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離職后設立某科技公司,以支付高薪、股權利誘等方式,誘導多名原權利公司研發人員跳槽至其公司,并指使這些人員在離職前通過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獲取權利公司芯片技術信息,抄襲并運用于張某公司設計的同類型芯片上,企圖以此非法牟利。
經鑒定,侵權芯片技術有40個技術點與權利公司商業秘密的密點具有90%以上同一性,構成實質性相同。張某團伙的竊密行為,導致權利公司商業秘密滅失,應根據該項商業秘密的研究開發成本、實施該項商業秘密的收益等商業價值來認定造成了權利公司損失。
芯片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基礎,企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成本進行科技創新研發。
華為從1995年遞交首件中國專利開始,持續將大量的創新成果通過專利、標準和開源等方式向業界公開。華為在2023年新公開的專利達到3.6萬件,超過了歷史所有年份。截止2023年底,華為累計公開專利已經超過33.6萬件,累計向國內外標準組織貢獻技術提案超過13萬篇,累計發表學術論文超過6000篇。OpenHarmony社區共建者提交的開源代碼已經超過1.1億行。
2023年7月14日,上海市知識產權法院,公開了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與尊湃通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尊湃通訊”)等申請訴前財產保全一審非訴保全審查裁定書。據裁定書顯示,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申請凍結尊湃通訊銀行存款人民幣9500萬元,或查封、凍結、扣押價值相應的其他財產。上海市知識產權法院審查認為,上述申請符合法律規定可予準許。
尊湃通訊
尊湃通訊成立于2021年3月,總部位于南京,全球研發中心在上海張江。同年5月,其完成由高榕資本領投,江北佳康科技跟投的近億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尊湃通訊創始團隊成員來自(華為)海思、高通、Marvell、展銳等芯片大廠,核心團隊成員畢業于國內外著名高校,其中90%以上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主要提供家庭及企業高性能、全生態智慧場景芯片組及解決方案,技術覆蓋Wi-Fi 6路由器芯片及完整解決方案。
2022年5月,尊湃通訊宣布超募完成數億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小米集團、湖杉資本、天際資本、嘉御資本、上海科創旗下海望資本、平治信息等知名財務投資機構以及產業投資方組成。
此事一經發酵,作為尊湃投資人之一的小米很快被卷入一些謠言之中。對此,小米集團官博在2023年12月24日發聲明澄清。
有關案件更多細節被曝光
公開資料顯示,張琨(美國籍)為尊湃通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曾任美國高通射頻工程師,在華為海思芯片公司任技術總監十年。離開華為創立尊湃通訊前,張琨是華為海思21級技術總監 —— 這是華為內部技術人員中非常高的級別,掌握著華為Wi-Fi 6射頻芯片的關鍵信息。近期有爆料人向透露了更多細節,“張琨在職期間就已經開始拉攏團隊了”,形成了一個Wi-Fi芯片核心高管團隊,再由這些人對原華為產品端到端人員整編制挖角,涉及芯片的射頻、SoC、數字、算法、解決方案、封裝等各個環節,員工共近百人。
2021年2月,張琨從華為離職,第二個月就創立了尊湃通訊,“尊湃創業第一年海思前員工占比高達60%”。據透露,這些海思前員工并非一次性加入尊湃,他們分批離職,甚至多人在職華為期間,周末到尊湃工作。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該公司擁有9項專利、3項著作權及18條商標信息。彼時,公司剛剛成立一年多。
直到東窗事發,外界才知道這匹芯片黑馬背后的研發實際上是靠盜取華為海思的芯片技術。上述爆料人稱,曾有20多位原華為員工離職前大量訪問非本職工作文檔,通過抄寫、拍照、截圖等方式竊取芯片電路圖、版圖、規格參數,后通過公司內部通訊工具將上述部分技術信息層層轉發到公司外部,用于入職尊湃公司后使用。2022年11月,尊湃先通過竊取信息做出第一版芯片后,然后改頭換面修改成第二版,再把第一版刪除掉,以逃避法律責任。
就在東窗事發前,張琨已經有所察覺,2022年11月,他曾緊急前往代理律師事務所商討應對計劃,統一更換了新手機,并組織人對尊湃的服務器、公司郵箱、個人辦公桌面云、個人辦公電腦等進行了清理與轉移,刪除證據。就在所謂研發過程中,張琨還試圖通過反向工程規避侵權風險,但至被抓捕時,仍未拿到反向工程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