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中國IC芯片制造業迅猛發展 挑戰依然嚴峻

    中國IC芯片制造業迅猛發展 挑戰依然嚴峻

    作者: 時間:2011-11-10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中國制造業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但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地嚴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25766.htm

      在走出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國芯片制造業迅速恢復了兩位數的增長率。即便今年以來全球經濟陰晴不定,上半年芯片制造業的表現仍然不錯,全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16.2%。尤其在12英寸領域,華力微電子55納米工藝今年4月開始試流片,豐富了我國高端制造的版圖,也使得中芯國際不再是“一個人在戰斗”。

      然而,我們所面臨的競爭環境也更加嚴酷。工藝的提升和產能的擴充是芯片制造企業強化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但這二者都意味著巨額的資金消耗。就高端工藝而言,中芯國際40納米工藝剛剛開始小批量生產,與臺積電的差距長達3年;即便中芯國際CEO邱慈云在本年度“IC CHINA”上披露的“2013年夏天28納米工藝量產”的目標能順利達成,但與臺積電也還有近兩年的距離。

      就產能擴產而言,目前,建設一座月產能3萬片的12英寸生產線需要投資大約50億美元;一臺193納米浸入式光刻機售價約5000萬美元,一臺EUV光刻機售價更是超過1億美元。據韓國三星日前透露的消息,該公司在2012年將投資132億美元用于產能擴充,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國芯片制造業的領軍企業中芯國際在2010年全年銷售收入還不到16億美元。

      很顯然,單靠國內企業自身的力量,無論如何也無法與這些“巨無霸”相抗衡,中國集成電路企業要具備國際競爭力,必須仰仗政府的支持。其實,今天在全球業界叱咤風云的韓國企業,都是因為得到本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才得以發展壯大;尤其是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這些企業都是靠政府的輸血才得以幸存。

      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進一步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4號文”,優惠政策覆蓋了產業鏈各個環節,彰顯了我國政府扶持產業的決心。

      不過,芯片制造企業的“吞金獸”特質決定了政府扶持必須集中資源,不能四處開花。在本世紀的第一個10年里,“18號文”激發了地方政府扶持芯片制造業的濃厚興趣,也催生了幾家標志性的企業;但這個階段的不足之處在于扶持的力量過于分散,各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甚至不惜惡性競爭,使得IC制造業在中國鋪開了攤子,卻遠未做大做強。

      在前不久舉辦的“IC CHINA”高峰論壇上,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官員明確提出中國芯片制造業未來5年的目標是擁有1-2家銷售收入過200億元的企業。要達到這一目標,國家必須對行業內的重點企業給予直接的資金支持。



    關鍵詞: 半導體 IC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剑阁县| 邳州市| 兴山县| 安平县| 英超| 淅川县| 萨迦县| 神木县| 三门峡市| 崇明县| 临潭县| 林州市| 衡阳县| 巴青县| 黑龙江省| 南陵县| 兴安县| 墨江| 东兴市| 绥中县| 乌苏市| 惠水县| 万年县| 通化县| 田东县| 黄龙县| 万年县| 曲麻莱县| 康平县| 玉林市| 鸡西市| 同德县| 安新县| 咸阳市| 伊吾县| 黄石市| 藁城市| 邵东县| 赞皇县| 临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