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據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及路透社等多家國際媒體報道,拜登政府再度收緊了對中國科技企業華為的出口管制政策。此次政策調整涉及到了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和英特爾公司,這兩家公司原本擁有向華為供應半導體的出口許可證,但現已被美國政府撤銷。
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眾議員麥考爾在接受采訪時,證實了美國政府此次的行動,并指出這是為了阻止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他強調,這一舉措阻斷了英特爾和高通向華為出售任何芯片的可能,因為“我們一直在擔憂這兩家公司與中國的緊密關系”。盡管美國商務部沒有公開披露具體哪些美國企業受到了這一政策的影響,但此次調整一定將對華為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芯片供應產生很大影響。同時也可能對那些已經獲得與華為開展業務許可的美國供應商造成損害。這些企業已經接到了美國商務部的通知,但具體的細節并未公開。對此,美國商務部在回應《金融時報》的詢問時表示,他們已經“撤銷了對華為的部分出口許可”,但并未透露具體的企業名單。商務部發言人在聲明中強調:“我們會根據不斷變化的威脅環境和技術形勢,持續評估我們的管控措施,以確保能夠最好地保護我們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其實,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拜登政府對于華為的新許可證申請已經采取了非常謹慎的態度,批準的數量明顯減少。彭博社的分析也指出,華為目前并不在高通公司的十大客戶名單中,同時也不在英特爾公司的首要客戶名單之列。高通公司最近更是表示,其與華為的業務往來已經相當有限,并預計這一合作將很快縮減至零。就在上個月,華為發布了其首款支持人工智能的筆記本電腦MateBook X Pro,這款電腦搭載了英特爾的全新Core Ultra 9處理器。而恰恰是這一舉措在當時就引發了美國共和黨議員的批評,他們指責商務部為英特爾向華為出口走了捷徑。
4月11日,華為新款MateBook X Pro正式發布
盡管面臨外部環境的挑戰,華為自身的業績卻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根據華為于4月30日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該公司在這一期間實現營收約1784.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6.66%。同時,凈利潤也實現了顯著的增長,達到了約196.5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564.04%。
Canalys數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華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整后,重新奪回了中國大陸手機市場的領先地位。在Mate及nova系列等產品的推動下,華為在最近一個季度的手機出貨量達到了1170萬臺,同比增長了70%,市場份額也達到了17%。這一成績無疑進一步證明了華為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美國政府在2019年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對大多數美國供應商向華為提供商品和技術施加了嚴格限制。盡管如此,部分美國企業仍然獲得了政府的特別許可,能夠繼續向華為供應部分產品。然而,自去年年初以來,多家外媒紛紛報道拜登政府可能出于所謂的“國家安全”考量,將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的出口許可政策。這一舉措預計將影響包括高通、英特爾等在內的美國企業,特別是那些涉及先進5G技術的產品。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去年3月指出,撤銷現有的出口許可可能會對美國芯片生產商造成很大影響。這些公司曾表示,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實施限制可能會損害它們的業務,因為這將導致它們失去通過銷售產品為國內研發提供資金的收入來源。針對這一情況,我國外交部曾回應稱,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不擇手段地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這嚴重違反了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的原則。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美國和其他國家企業的利益,嚴重干擾了兩國乃至全球正常的科技交流和貿易往來,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了破壞。外交部呼吁美方立即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以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態度對待中國企業,并多做有利于中美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的事情。來源: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