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國企業為中芯貢獻了110億元營收!高通:歡迎到美國建廠
10月9日消息,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僅管美國商務部已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當中,但是不少美國企業依然通過美國商務部的許可與中芯國際有生意往來。
近年來,中芯國際來自美國客戶的收入節節攀升,2022年創下新高紀錄,即2022年美國IC設計公司對中芯國際貢獻了超過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的營收,大約是該年度中芯國際總營收(72.7億美元)的1/5(營收占比為21%)。
而對于日益增加的業務量,中芯國際先前直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爾灣開設了辦事處,并于5月舉行開幕典禮,典禮上擠滿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高階主管。當天,移動處理器大廠高通(Qualcomm)副總裁Roawen Chen就表示,他仍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中芯國際能在美國建造一座晶圓廠。
在這段令現場來賓驚訝的發言被放到影音平臺上之后,雖然仍能看到Roawen Chen的談話獲得與會者掌聲,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還說了聲謝謝。但是,高通的高層則是對媒體的詢問表示,這只是當時Roawen Chen的一句玩笑話。
報道表示,參加中芯國際爾灣辦事處開幕典禮的企業,除高通外,還有芯科實驗室(Silicon Labs)、芯源系統(Monolithic Power Systems)和邁凌科技(MaxLinear)等客戶,雖然這些公司都未正式做出回應。然而,美國IC設計公司和設備制造商長期以來均指出,與中芯國際等中國企業做生意,就是有助于提高利潤,使他們能夠進行更深層次的發展。不過,相關企業仍強調,不會出售最先進設備給中芯國際,也不依靠中芯國際進行最先進制程的代工,所以不會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不過,近期讓美國政府感受到沖擊的是,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華為,不久前發表了一款采用相當于7nm先進制程所打造處理器麒麟9000s的智能手機——華為Mate60系列,外界認為此舉代表著華為突破了美國的封鎖。其中,根據國外研究機構的拆解分析,認為華為的處理器是由中芯國際代工。
對此,美國眾議院四個委員會的共和黨負責人指責商務部沒有堵住限制措施漏洞,因此要求對中芯國際和華為實施全面封鎖措施。目前美國商務部尚未做出正面回應。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