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中芯武漢12英寸廠22日正式啟用

    中芯武漢12英寸廠22日正式啟用

    作者:王如晨 時間:2008-09-1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收藏

      該廠已獲飛索43納米代工訂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88127.htm

      投資100億元、代管運營的制造項目——新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下稱“新芯”),終于要動起來了。

      《第一財經日報》昨天從上海總部獲悉,22日,與武漢市政府將正式宣布武漢新芯廠落成并啟用。這意味著,湖北省首條、中芯國際第四條生產線投產在即。

      地方政府主導

      武漢新芯最早誕生于2006年,中芯國際當年年中與國際銀團簽署貸款協議時,公司總裁張汝京在上海正式公布了這一項目。當時他說,該廠最快2007年底、最慢2008年初正式投產。

      從布局時間上看,該廠是中芯大陸布局的第五家工廠。此前它已在上海、天津、北京、成都布局,而最新的第六家,則位于深圳。

      但武漢廠商業運營模式與中芯其他廠有明顯不同。因為,其100億元投資來自武漢市政府,而中芯國際則主要負責運營管理,并帶來技術與訂單。這一合作曾被產業人士視為創新,稱為“中芯模式”。因為,它有效整合了半導體產業所需的資本、技術、管理經驗等多重資源。

      武漢新芯一位內部人士說,該廠實際控制權并不在中芯國際,而在武漢市政府,在他們的宣傳口徑中,沒有中芯國際,而是武漢新芯。不過,該廠未來可能轉手中芯。早在2006年年中,張汝京在接受境外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公司初期代管工廠,投產2到3年內,可能購買廠房。

      這一模式也曾引發臺積電、聯電、和艦等競爭對手揶揄。因為,在它們眼中,中芯擴張過度依賴政府資源,內生性增長較弱。

      對此,一位半導體產業專家表示,半導體產業在許多國家與地區一直屬于戰略產業,且資金、技術、風險高度密集,中芯國際借助本土資本無可厚非。事實上,臺積電、聯電早期均有大量官方資本支持,且一直享受著諸多政策優惠。

      已獲先進技術訂單

      武漢12英寸廠正式啟動的背后,是一項“及時”來臨的技術與訂單合作項目:該廠22日當天將宣布,與全球閃存巨頭飛索半導體(Spansion)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先進技術與訂單。

      飛索AMD與日本富士通的合資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NOR型內存供應商,雙方在蘇州設有一家12英寸工廠。

      一個月前,中芯國際已發布相關消息,即與飛索合作,已新增43納米芯片生產,此前最高僅為65納米。

      而在這一技術合作之前,武漢廠已經歷了一番產業策略與訂單合作波折。

      最初,該廠原定位于內存芯片(DRAM)的生產,技術與訂單合作方為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不過,由于此前一年全球DRAM價格大幅下挫,市場形勢不明,導致中芯、武漢以及爾必達三方的合作擱淺。而在張汝京年初宣布公司停產DRAM后,武漢廠與爾必達原定的合作最終失敗。

      近一年來,中芯一直在為新訂單發愁,張汝京后來公開表示,武漢廠產品策略有所改變,將定位于非標準存儲芯片即閃存芯片的生產。此時飛索半導體技術與訂單的釋放,顯然有望結束其無米下炊局面。

      消息人士對記者透露,中芯武漢廠重新定位,也迫使爾必達去年四處尋求合作,最終拋別中芯,與蘇州創投及第三方企業聯手在蘇州設立12英寸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新源县| 垣曲县| 大宁县| 农安县| 宜黄县| 虎林市| 大宁县| 瑞金市| 阿合奇县| 惠州市| 滁州市| 惠来县| 高邑县| 宜黄县| 南阳市| 饶平县| 和林格尔县| 玉门市| 福贡县| 柳江县| 洪洞县| 大渡口区| 扎囊县| 宁陕县| 冷水江市| 中西区| 灵武市| 滦平县| 交城县| 海阳市| 钟祥市| 渝中区| 简阳市| 行唐县| 海城市| 陕西省| 宁夏| 永和县| 酉阳|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