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ADI:增益規格為何如此不對稱?

    ADI:增益規格為何如此不對稱?

    作者: 時間:2015-05-07 來源:網絡 收藏

      一些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經常會發出疑問“為什么的額定最小和最大增益誤差相差如此之大?”在此將針對該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并給予解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73801.htm

      為特定應用選擇高速時,增益一般不是關鍵規格。在設計階段會更重視噪聲、失真、功耗和價格。但這些年來,我們了解到,一旦和信號鏈中的所有其他器件得以明確,某些幸運的工程師會計算復合信號鏈的增益,判斷它會如何影響系統。ADC通常不是總偏差的主要貢獻者,但某些器件要比其他器件更糟糕。

      增益誤差指實測滿量程與理想滿量程之差,通常用滿量程的百分比表示。 我看到過的最差增益誤差規格是±10%FS,相當于±1dB。 讓一些用戶擔心的是,某些ADC的額定最小和最大增益誤差似乎極不對稱,對此我表示同情,有些器件的最小和最大%FS規格為–6/+2、–1.5/+3.5,甚至–10/0。用戶對此類規格一般不會感到懊惱,但它們是模數轉換器,并非純粹的模擬器件,因此大多數咨詢只是想了解其中的原因。

      那么,為什么會有很大差異呢?影響增益誤差的因素有多種,包括基準電壓誤差、基準電壓緩沖器增益誤差、多通道ADC的通道間偏差,但頭號因素卻是真正的標稱輸入范圍與額定標稱輸入范圍不一致。這聽起來可能很荒謬,但其實是有一些合理原因的。用戶可能絕不會想到的一個原因是,目標輸入范圍常常是在設計或測定ADC之前設置,因為該器件可能要與另一器件功能相容或引腳相容。最小/最大增益規格為–10/0% FS的器件就是這種情況,其設計必須與原先的設計功能相容,而后者指定2-V p-p輸入范圍,最小/最大增益范圍為–4.2/+4.2%。

      如果ADC的增益變化在信號鏈內很顯著,我建議重新定義標稱輸入范圍,使其位于分布的中心。對于–10/0%FS器件,只需將標稱輸入范圍調低5%,即設置為1.9Vp-p。希望以上說明有助于澄清困惑。

      作者

      

     

      David Buchanan于1987年獲得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他先后在STMicroelectronics、Adaptec和從事市場營銷和應用工程工作,熟悉各種高性能模擬半導體產品。 他目前是公司高速轉換器產品線(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的資深應用工程師。



    關鍵詞: ADI AD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麻江县| 游戏| 永泰县| 新源县| 沙洋县| 亳州市| 东安县| 博乐市| 崇义县| 湖口县| 揭西县| 鄄城县| 怀集县| 曲阳县| 弥勒县| 绥化市| 绵阳市| 饶平县| 娄烦县| 铜山县| 南阳市| 马龙县| 正宁县| 蒙自县| 固始县| 外汇| 杨浦区| 策勒县| 龙州县| 古交市| 三江| 沂水县| 康乐县| 扎赉特旗| 岐山县| 萍乡市| 乌兰浩特市| 朝阳区| 牡丹江市|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