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2納米報價”震驚市場 才65%良率為何敢霸氣開價?
隨著臺積電2納米制程進入量產最后階段,市場關注度持續升溫。 據韓媒報導,臺積電已針對2納米晶圓訂出高達每片約3萬美元(約新臺幣90萬)的價格,且堅持「不打折、不議價」,藉此凸顯其在先進制程的絕對優勢。 相較之下,三星則選擇逆向作,透過相對低價與快速供貨策略,企圖吸引新客戶。
韓媒《Digital Daily》指出,臺積電預計未來34個月內開始進行2納米試產,初始月產能落在3萬至3.5萬片晶圓,并計劃于2026年擴充至四座新廠,屆時月產量可望提升至6萬片。 從良率來看,臺積電2納米初始良率已達到64%至66%,而SRAM(合格芯片比例)更突破9成水平,顯示量產前景相當樂觀。
知情人士透露,臺積電為2納米晶圓開出每片約3萬美元的高價,較3納米溢價50%至66%,且堅持不打折,如此高價,主要是因為2納米制程在技術難度與成本上遠高于前一世代,而臺積電也希望藉此最大化獲利,并將產能集中分配給有能力負擔的核心客戶。
目前鎖定的對象以高性能運算(HPC)和人工智能(AI)為主,包括蘋果、英偉達、超威等科技巨頭,都被點名可能成為首批采用名單。
反觀三星,目前2納米制程良率僅約40%,遠遠落后臺積電。 但三星并未因此放棄,反而選擇打「價格戰」與「速度戰」,希望藉由相對低價與靈活出貨能力,搶下部分市占,進一步重建技術信譽。
近期最具代表性案例,就是拿下特斯拉價值23兆韓元的AI芯片「AI6」代工訂單。 業界解讀,三星的價格競爭力與供應彈性獲得客戶認可。 另有消息指出,未來包括蘋果以及Meta data等高階客戶,可能會選擇將部分訂單交給三星,藉此分散供應鏈風險。
業界人士分析,臺積電透過「高價、高品質」策略,強化與AI及HPC大型客戶之間的的忠誠度; 而三星則靠「低價、快速」尋找新客戶,兩者各自鎖定不同市場切入點。 他指出:「2納米時代的勝負,不僅是良率與技術的比拼,還包括價格優勢、供應速度,以及能否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