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計劃持續減持英偉達,規模超9億美元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的文件顯示,英偉達CEO黃仁勛開始了首輪減持英偉達股份的行動,也是為去年9月以來首次售股。文件表明,黃仁勛在美東時間6月20日和23日兩個交易日內,累計出售了10萬股英偉達股票,總規模近1450萬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507/471958.htm此次減持通過八筆獨立交易完成,符合其此前公布的10b5-1售股計劃規則(該規則允許高管在預設條件下定期出售股票,以規避內幕交易嫌疑)。英偉達表示,黃仁勛的所有股票出售都是根據3月份同意的預先安排的交易計劃進行的,該計劃設定了交易觸發的價格和日期。
上個月,英偉達已經在其季度報告中披露過這一減持計劃,根據計劃黃仁勛在今年年底前將減持多達600萬股,按照昨日英偉達157.2美元的收盤價來計算,預計總減持規模為9.4億美元。據福布斯估計,黃仁勛的凈資產為1380億美元。VerityData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英偉達股價突破150美元似乎觸發了黃仁勛的交易計劃。英偉達股價第1季下跌時,黃仁勛沒有選擇拋售,而是等待股價回升到他覺得更合適的賣出價位。
黃仁勛在2024財年的總薪酬為3420萬美元,比上一財年的2140萬美元增長了60%,其中包括9.96萬美元的基本工資,以及2670萬美元的股票獎勵、400萬美元的現金獎勵以及250萬美元的其他費用,包括住宅安保、汽車和司機服務。與《財富》雜志七大富豪榜上的其他科技CEO相比,黃仁勛2024年的總薪酬處于中等水平。
英偉達內部高管集體套現
2024年6月,黃仁勛單月拋售近1.7億美元股票,7月再拋售3.23億美元,兩個月累計套現約5億美元。截至2024年8月,黃仁勛仍持有英偉達超過9300萬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3.5%以上。根據公布的減持計劃,今年準備減持的股份還不到黃仁勛所持股份的1%。
根據公布的另一項文件顯示,黃仁勛計劃很快將出售另外5萬股英偉達股票。除黃仁勛外,多位英偉達高管和董事也在近期大規模減持。長期董事會成員、紅杉資本前管理合伙人Mark Stevens作為英偉達最早期投資者之一也在減持英偉達股票,6月2日宣布將出售高達400萬股(目前價值約5.5億美元)的股票,截至目前已售出價值2.88億美元的股份。
另外兩位董事會成員Tench Coxe和Brooke Seawell也加入了減持行列。前Sutter Hill Ventures董事總經理Coxe于6月9日套現約1.43億美元;而從1997年就加入董事會的風險投資公司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合伙人Seawell本月套現約4800萬美元。
英偉達內部人士在過去12個月內已經套現超過10億美元公司股票,其中超過一半的交易是在本月股價急漲到歷史新高之際進行,高管們正在兌現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熱情帶來的收益。而與此同時,投資者繼續大舉買入英偉達股票,推動其市值重回全球第一。
英偉達在2024年的盈利表現強勁,雖然之前該股受到DeepSeek在模型效率方面的突破和美國芯片出口管制的沖擊,不過自4月最低點以來市值已恢復約1.5萬億美元,并在6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并重回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寶座。隨著各國政府與企業投入AI基礎設施,英偉達的市值在短短幾年內已經增長四倍至3.8萬億美元,繼續鞏固其作為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的地位。
英偉達能否延續增長勢頭
英偉達有四大主要業務部門:數據中心、游戲、專業可視化和汽車,數據中心是最重核心的領域,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應用需要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而英偉達的數據中心加速器產品被廣泛認為是行業標桿。隨著人工智能投資活動的激增,英偉達在最重要的終端市場占據了約95%的份額,并且過去四個季度的營收接近1500億美元,而且AI行業本身還在快速增長。
英偉達構建的AI基礎設施生態(包括GPU、CUDA平臺、軟件服務及數據中心支撐)正深化,其定位已從“芯片公司”升級為“AI基礎設施平臺提供商”。今年以來,英偉達一直強調公司正在向AI基礎設施企業轉型,并走訪全球各國探討AI基建、AI工廠的構建。黃仁勛也強調了對自主“主權AI”的重視,稱全球各國將加速AI基礎設施部署,加碼政府與超大規模合作項目,這是英偉達在進一步拓展全球化市場,同時也可以抵消出口管制的影響。
過去一年,英偉達數據中心部門的銷售額增長了兩倍,預計未來五年,規模高達1200億美元的全球數據中心加速器市場將增長約一倍。數據中心資本支出(主要來自大型科技公司)預計將在短短三年內達到每年1萬億美元,而目前這一數字僅為5000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英偉達能夠保持其主導的市場份額,到2030年,其業務中規模最大、最關鍵的部分可能會增長一倍甚至更多。
另外,英偉達的汽車領域也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因為先進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而其客戶名單上已經有全球前30家電動汽車制造商中的20家。事實上,預計到2030年,汽車應用的GPU市場規模將達到450億美元,英偉達還為汽車應用開發軟件系統、安全系統等。
最重要的是,不斷增長的市場機會、有利于股東的資本配置以及合理的估值相結合,可以讓英偉達在未來幾年繼續增長并產生優異的回報。5月28日,英偉達公布了截至2025年4月27日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務數據。數據顯示,英偉達本季度營收約為441億美元,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69%;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和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計算的毛利率分別為60.5%和61.0%。
英偉達2026財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展望為,實現營收約450億美元,GAAP和Non-GAAP下的毛利率分別約為71.8%和72.0%。
不過,英偉達依然面臨多個維度的挑戰。一方面中國市場仍在受限,目前英偉達正嘗試更新芯片設計,來符合管制標準,希望繼續服務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同業競爭壓力加大,包括AMD、谷歌、亞馬遜等公司都在加大AI布局。不過市場普遍認為,在高端AI芯片性能方面,目前仍難撼動英偉達現有地位,但是挑戰者的隊伍在變強。
2025年4月9日,英偉達收到美國政府通知,其H20產品向中國市場的出口需要獲得許可。由于該要求導致H20庫存過剩與需求減少,英偉達在2026財年第一季度產生了45億美元的費用。如果不計入45億美元的費用,英偉達2026財年第一季度Non-GAAP下的毛利率應為71.3%。黃仁勛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向投資者表示,中國500億美元的龐大AI芯片市場已實際上對美國產業關閉,H20的出口禁令結束了英偉達在中國的Hopper數據中心業務。
同時,近期股票回購正日益成為管理層關注的重點:第一季度,英偉達的股票回購支出超過140億美元,占公司自由現金流的一半以上。然而,英偉達的自由現金流同比增長75%,預計至少在未來幾年內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因此股票回購隨之擴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