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垂直堆疊互補場效應晶體管(CFET)又有新消息

    垂直堆疊互補場效應晶體管(CFET)又有新消息

    作者: 時間:2024-10-14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收藏

    (垂直堆疊互補場效應晶體管)是一種 CMOS 工藝,其中晶體管垂直堆疊,而不是像所有先前的邏輯工藝那樣位于同一平面,比如平面工藝、FinFET、納米片場效應晶體管(NSFET,也稱為環柵或 GAA)。 將會被用于未來更為尖端的埃米級制程工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410/463598.htm

    的概念最初由 IMEC 研究機構提出,被認為是繼環柵多通道晶體管之后的晶體管架構。根據此前 IMEC 公布的技術路線圖顯示,憑借 CFET 晶體管技術,2032 年將有望進化到 5 埃米(0.5nm),2036 年將有望實現 2 埃米(0.2nm)。

    CFET(互補場效應晶體管)之所以被需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持續提升性能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芯片性能和集成度的要求越來越高。CFET 可以在更小的空間內實現更高的晶體管密度,從而為芯片設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在先進的處理器和存儲芯片中,更高的集成度可以帶來更快的運算速度和更大的存儲容量。

    CFET 結構能夠提供更強的電流驅動能力,這對于提高芯片的工作速度至關重要。通過優化晶體管的設計和布局,可以實現更低的電阻和更高的電流導通能力,從而減少信號延遲和功耗。

    在納米尺度下,傳統的晶體管結構面臨著短溝道效應的挑戰,這會導致漏電流增加、開關性能下降等問題。CFET 采用垂直堆疊的結構,可以更好地控制短溝道效應,提高晶體管的可靠性和性能。

    降低功耗

    CFET 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減少漏電流,降低芯片的靜態功耗。在移動設備和物聯網等對功耗敏感的應用中,降低功耗可以延長電池壽命,提高設備的續航能力。

    CFET 技術可以與先進的電源管理技術相結合,實現更高效的電源分配和管理。例如,通過動態電壓頻率調整(DVFS)等技術,可以根據芯片的工作負載實時調整電源供應,進一步降低功耗。

    應對技術挑戰

    隨著傳統半導體工藝接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CFET 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可以為半導體行業提供新的發展路徑,延續摩爾定律的發展趨勢。通過不斷創新和優化 CFET 技術,可以在未來繼續實現芯片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CFET 技術可以與現有的半導體工藝相兼容,這使得它在實際生產中更容易實現。同時,CFET 的發展也可以推動相關工藝和設備的進步,為半導體行業的整體發展提供動力。

    綜上所述,CFET 技術的出現滿足了半導體行業對更高性能、更低功耗和持續技術進步的需求,因此在未來的芯片設計和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臺積電、IMEC、IBM 和三星的研究人員都將在 12 月于舊金山舉行的今年國際電子設備會議 (IEDM) 上報告 CFET 的進展。

    臺積電的工程師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在 48nm 柵極間距上制造的全功能單片 CFET 反相器的性能。48nm 柵極間距大致相當于 5nm 工藝。題為《48nm 柵極間距單片 CFET 反相器的首次演示,面向未來邏輯技術擴展》的論文,由臺積電的 S. Liao 等人撰寫。逆變器是許多邏輯電路的構建塊,由堆疊在 p 型納米片晶體管上方的 n 型納米片晶體管制成。臺積電包括背面觸點和互連,以提高性能和增加設計靈活性。臺積電生產的器件表現出高達 1.2V 的電壓傳輸特性和 74 至 76mV/V 的亞閾值斜率(n 型和 p 型器件均如此)。這種高性能 CFET 被譽為 CFET 技術進步的里程碑,盡管它不太可能在當代節點投入商業制造。雙晶體管堆疊帶來的面積減小伴隨著制造工藝的復雜性,但進一步的尺寸縮放和以類似于 3D-NAND 的方式堆疊可能會帶來功率、性能、面積和成本 (PPAC) 的進步。


    CFET 逆變器的電壓傳輸特性。來源:IEDM

    題為《雙排 CFET:針對面積高效的 A7 技術節點的設計技術協同優化》由 IMEC 的研究人員提交,表明 CFET 在 Z 方向和 X-Y 平面上的擴展將繼續取得進展。預計 A7 或 7 埃米技術節點將緊隨 1 納米(A10)節點之后。

    IBM 研究部和三星也參與了 CFET 探索,并發表了論文:《用于未來邏輯技術的具有階梯式通道的單片堆疊 FET》,本文提出了階梯結構的概念,其中底部 FET 通道比上方通道更寬。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降低堆疊高度,減少高縱橫比工藝帶來的挑戰。本文還討論了頂部-底部通道中間介電隔離、頂部-底部源極/漏極隔離和雙功函數金屬。摘要中沒有討論金屬或柵極間距,因此讀者必須等待演示或會議紀要才能了解更多信息。



    關鍵詞: CFET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阳县| 南江县| 紫云| 江北区| 兰西县| 揭东县| 泊头市| 资兴市| 浦北县| 嘉黎县| 灵宝市| 济源市| 汝南县| 和龙市| 桑日县| 万安县| 太保市| 郧西县| 两当县| 高碑店市| 南召县| 靖江市| 永城市| 若尔盖县| 墨江| 思南县| 红河县| 临武县| 柘荣县| 沈阳市| 桑日县| 贡觉县| 含山县| 曲周县| 大庆市| 渝北区| 巴塘县| 台东县| 宣武区| 清徐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