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半導體過熱問題會通過量子波解決嗎?

    半導體過熱問題會通過量子波解決嗎?

    作者:EEPW 時間:2024-06-18 來源:EEPW 收藏

    摘要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項技術,解決了下一代技術、自旋電子學和軌道電子學的缺點。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物理系教授金世權和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物理系教授李賢宇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觀察到了可以在不產生電子熱的情況下傳輸信息的“磁振子”新運動。這一突破于6月17日公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406/459979.htm

    研究背景

    傳統的信息處理技術由于使用電子,在通過導體時因電阻產生熱量而損失大量能量。自旋電子學利用電子的電荷和磁自旋,而軌道電子學則利用電子軌道的位置,但兩者都面臨過熱問題。最近,人們希望通過使用稱為“磁振子”的量子波來解決這些問題。與具有質量和體積且會產生熱量的電子不同,波可以在不產生熱量的情況下處理信息。然而,關于磁振子運動的研究尚不足以應用于類似的信息處理技術中。

    研究發現

    研究團隊首次在二維中發現了“磁振子軌道霍爾效應”。這種效應發生在自旋波量子化并且其軌跡彎曲時。該新型磁振子運動首次在2010年被觀察到,并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它擴展了以前已知的磁振子行為的方面。此前只能利用電子的自旋自由度,而這種新運動允許信息處理,強調了其重要性。

    團隊在具有蜂窩狀晶格結構的二維反鐵磁磷化錳(MnPS?)中觀察到了強烈的磁振子軌道霍爾效應。這是首次在反鐵磁中觀察到磁振子軌道霍爾效應,該材料被認為可以實現自旋電子學和軌道電子學的應用。

    專家意見

    金教授表示:“建立磁振子軌道和傳輸理論是一個獨特且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世界上尚無人嘗試。我們預計將為基于軌道的超低功耗信息處理技術奠定基礎,這可能會顯著超越現有信息處理技術的局限性?!?/p>



    關鍵詞: 半導體 材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赤水市| 南皮县| 许昌县| 内黄县| 冷水江市| 咸丰县| 获嘉县| 湖南省| 阳朔县| 彩票| 秦皇岛市| 南靖县| 永安市| 莎车县| 三原县| 黎城县| 丁青县| 丹东市| 绍兴市| 巴马| 碌曲县| 岳阳市| 商城县| 临沭县| 合川市| 江山市| 抚州市| 长阳| 武冈市| 大安市| 嵩明县| 岳西县| 乳山市| 鄂托克前旗| 九台市| 汝南县| 浦城县| 谷城县| 明溪县|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