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如今,很多人已經沒有了帶錢包的習慣,身邊的手機或是小小的一個智能穿戴設備,就可以幫你解決生活中一切的問題。“可穿戴設備很容易被破解,”卡巴斯基實驗室的高級安全研究員大衛·雅各比(David Jacoby)說道,“黑客甚至能夠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就已經侵入他的可穿戴設備了。”那么,有人不禁會問,智能穿戴設備直接接觸人體皮膚又長時間佩戴,會不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而且,智能設備都與網絡相連,是不是容易被黑客攻擊,造成隱私泄露等問題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說道說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706/361015.htm

缺乏行業標準:
就目前來說,還并未出臺關于可穿戴設備安全方面的明確標準。可穿戴設備所存在的這些問題,亟須通過制定標準來解決,以保障消費者的使用安全。包括針對直接接觸類可穿戴產品中有害化學物質的鑒別、消除和鋰電池的安全性等。
產品質量問題:
可穿戴設備行業正經歷高速發展時期,可穿戴設備廠商需要在各個方面提升其產品以確保持續發展,包括從產品質量、性能表現及到現在特別受關注的產品安全問題。我們所說的產品質量問題及安全隱患包括電池的安全性、可穿戴設備中隱藏的有害化學物質,特別是與皮膚接觸的部件。除此以外,生物兼容性、電磁暴露程度,以及電氣安全、能源效益和數據安全與應用程序隱私等也是重要問題。

如何防范:
智能設備和可穿戴技術都屬于物聯網(IoT)的類別,隨著WiFi網絡和網絡連接的繼續蔓延,這個市場正在蓬勃發展。為確保智能設備受到保護,專家建議用戶能正確安裝和設置其設備,確保為設備的連接設置安全密碼,但盡量不要使用設備的默認密碼。同時,消費者應該避免打開來自未知發件人的電子郵件,這能夠確保用戶不會打開來自受感染設備的惡意垃圾電子郵件。
寫在最后:
其實,智能穿戴產品和手機一樣,不僅肩負了智能功能,同時還需要有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無論在選材,產品的設計還是在數據安全等方面,都希望廠商可以利用負責的態度制造產品,對用戶負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