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CTIMES/產業評析 > 如何殺出Apple的專利布局?

    如何殺出Apple的專利布局?

    作者:歐敏銓 時間:2010-03-08 來源:CTIMES 收藏

    當大家過完一個好年后回到工作崗位,又開始關切的iPad對產業的沖擊性時,其實又有另一顆震撼彈被悄悄引爆。它就是在我們過年期間通過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的最新多點專利(專利編號為U.S. 7,663,607),它描述以格狀雙層式感測電路來偵測多點的透明電容式感測媒介技術,而這正是在iPhone和iPad上用來實現多點的技術作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82490.htm

    自Apple的iPhone推出以來,利用投射電容式觸控(PCT)方式來達成多點觸控的使用接口,已成為智能型手機致力發展的目標。實現的方式基本上是采多欄和多列的矩陣掃描模式來達成,又可分為軸交錯式(Axis Intersect)和所有觸點可定位式(All Points Addressable)兩種感測方式。前者較單純,適合用于兩點手勢的偵測,因采用單層感測,又稱為自容式(Self-Capacitance)觸控技術;后者較復雜,能做到真實多點的偵測,因采用雙層感測,又稱為互容式(Mutual-Capacitance)觸控技術。

    Apple這次的專利正是針對互容式觸控技術而來,對于國內一些采用此型式的觸控面板廠商來說,都得好好準備因應了。當這專利通過,他們的客戶自然會關心自己的產品遇到侵權被告的難堪狀況。如果要尋求授權,觸控業者的成本必然會大幅增加,但若要采投射電容技術來做到真實多點的觸控辨識,目前似乎并沒有看到可行的替代策略(自容式也能做到真實多點,但不易商品化)。未來要如何避開專利地雷,將是相當頭痛的問題。

    回顧多點觸控的發展,還有兩個極具殺傷力的專利,一是義隆電子從羅技處買到的多手指辨識基礎型專利(專利編號為U.S. 5,825,352),在1998年即已被核準;另一個是Apple的多點觸控專利(專利編號為U.S. 7,479,949),在去年1月被通過。前者主要是針對自容式的多點觸控設計技術,影響范圍也很廣,包括Apple和Synaptics等都曾被告侵權,Synaptics已取得和解。

    后者的涵蓋范圍更廣,專利申請書有厚厚的三百多頁,申請人則有Steve Jobs本人,可見得Apple對其重視程度。根據其描述,一部裝置只要具有運算能力、內建內存、可以執行一至多種程序軟件的話,就會受到該專利的規管。更重要的是,它還刻意提及了多種將觸控輸入方式解讀成指令輸入的動作,包括了以手勢滾動、翻動頁面、網頁放大縮小及其他可能的指令。

    Apple上述這項專利,明顯地將其觸控手勢置入其專利地圖中,讓別的廠商不敢輕易在其裝置上實行好用的手勢功能(尤其是兩指放大/縮小畫面)。這也是為何Google Nexus One、HTC Hero、Moto Droid等手機在美國上市時,并不支持多點觸控的原因所在吧。

    愈是基礎的專利型式,對業界的殺傷力就愈強。當然,這是對于研發投資的最好保障,也是對于長遠技術定位的一種肯定,而Apple的研發企圖心、能力與眼光則是不容置疑和值得學習的。面對這種專利布局的圍剿,代工本位的國內業者除了閃閃躲躲外,也該痛定思痛,站起來好好鞏固自己的研發實力了。

    本文由 CTIMES 同意轉載,原文鏈接:http://www.ctimes.com.tw/DispCols/cn/Apple/1003081850N6.shtmll



    關鍵詞: Apple 觸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延边| 江陵县| 汕头市| 平远县| 楚雄市| 平泉县| 云浮市| 汾西县| 长子县| 庄河市| 永修县| 武汉市| 万载县| 九寨沟县| 将乐县| 安平县| 青田县| 满城县| 永德县| 平阴县| 房山区| 自治县| 左云县| 双柏县| 肃南| 文成县| 龙南县| 上饶市| 沁阳市| 五常市| 沙田区| 南木林县| 炉霍县| 胶州市| 朝阳市| 和林格尔县| 黑水县| 图木舒克市| 本溪市|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