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騰訊云官微消息,今日,騰訊云發布全新一代星星海云服務器SA5,全球首家搭載AMD EPYC處理器(Bergamo)。實測顯示,SA5的整機性能較上一代提升120%,性價比較業內通用方案提升超30%。據官方介紹,星星海SA5具有以下優勢:核心密度翻倍:相較于行業常見的256vCPU,星星海SA5的最大實例規格高達512vCPU。訪存延時減半:得益于高密度的服務器設計,星星海SA5將訪存延時縮減約50%,所有客戶應用均可部署在一致性訪存環境中。虛擬化損耗為零:基于騰訊云自研銀杉DPU,將虛擬化損耗降到0,云
關鍵字:
騰訊云 服務器 AMD
蘋果、英偉達、AMD、高通和聯發科等都采用臺積電半導體制程生產最新芯片,部分芯片可能采用三星晶圓代工,但通常不是旗艦。 隨著三星過去幾個月良率提升,三星非常希望拿下部分訂單,例如3納米GAA制程。之前市場消息,高通Snapdragon 8 Gen
4可能采用雙代工廠策略,也就是同時采用臺積電的N3E制程技術和三星的SF3E制程技術。不過,目前高通和聯發科都計劃采用臺積電第二代3納米制程技術(N3E),制造Snapdragon
3 Gen 8和天璣4的芯片,并沒有所謂的雙來源計劃。三星在2022年6
關鍵字:
高通 英偉達 AMD 特斯拉 先進制程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是周三的 IBD 股票,因為 AMD 股票正試圖從小股突破。 隨著芯片制造商在不斷增長的人工智能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AMD 股價今年上漲了 90% 以上。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的 AMD 與英特爾 (INTC) 在生產用于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的中央處理器 (CPU) 方面展開競爭。 但該公司在個人電腦、游戲機和數據中心的圖形處理單元(GPU)市場上也是英偉達(NVDA)的挑戰者。AMD 瞄準的是由生成型 AI 應用快速擴張引發的白熱化 AI 芯片
關鍵字:
AMD 股票 市場 Nvidia
IT之家?11 月 24 日消息,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 SiFive 工程師 Samuel Holland 兩天前提交新的驅動補丁,為 RISC-V 處理器添加了 AMD Navi 顯卡的支持。RISC-V CPU 目前已經兼容 AMD 舊款 x86 GCN GPU,而 Navi 架構驅動的 GPU 由于使用了不同圖形代碼,RISC-V 目前尚未提供支持。根據驅動描述,用戶可以在 SiFive HiFive Unmatched 等兼容 RISC-V 處理器的主板上,兼容使用 AMD 的 Navi
關鍵字:
AMD RISC-V
AMD RDNA 的 4 年:又一個 Zen 還是新的 Bulldozer?
關鍵字:
AMD RDNA
AMD近日在 2023 智能生產解決方案展( Smart Production Solutions 2023 )上宣布推出AMD Ryzen?(銳龍)嵌入式 7000 系列處理器,該處理器針對工業市場的高性能需求而優化。通過將“Zen 4”架構和集成的 Radeon 顯卡相結合,銳龍嵌入式 7000 系列處理器可提供嵌入式市場上極為出色的性能與功能。憑借其擴展的特性與集成功能,銳龍嵌入式 7000 系列處理器成為各種嵌入式應用的理想選擇,包括工業自動化、機器視覺、機器人和邊緣服務器。銳龍嵌入式 7000
關鍵字:
AMD 工業自動化 機器視覺 銳龍 嵌入式處理器
IT之家 11 月 14 日消息,gamma0burst 深挖曝光的信息顯示,AMD 即將推出的“Prometheus”CPU,采用 Zen 5c 核心,會同時交由三星 4nm 和臺積電 3nm 工藝量產。報道稱 AMD 等用戶的考量,已經從工藝節點、生產良率、成本等因素,擴展到產能、生態鏈等多個角度。報道稱三星正積極擴展 4nm 工藝,希望從臺積電手中吸引更多的訂單。目前關于良率的信息,業內人士認為臺積電 4nm 工藝良率為 80%,而三星從今年年初的 50% 增加到了 7
關鍵字:
AMD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AMD 在 2023 年第 3 季度,服務器、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業務均出現了增長。其中桌面 PC 市場的份額相比較去年同期增加了 5.8 個百分點,在移動設備領域增加了 3.8 個百分點,在服務器市場增加了 5.8 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AMD 在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領域的利潤分別增長了 4.1%、5.1% 和 1.7%。AMD 在第 3 季度消費類處理器市場份額提高到 19.4%,高于上一季度的 17.3%,以及 2022 年第 3 季度的 15%。
關鍵字:
AMD 市場分析
11月9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三,美股收盤主要股指漲跌不一,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創兩年來最長的連漲紀錄。美債收益率繼續下滑,投資者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即將發表的講話。道瓊斯指數收于34112.27點,下跌40.33點,跌幅0.12%;標準普爾500指數收于4382.78點,漲幅0.10%,連續第八個交易日上漲,創2021年11月以來最長的連續上漲;納斯達克指數收于13650.41點,漲幅0.08%,連續第9個交易日上漲,創2021年11月以來最長的連續上漲。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蘋果、谷歌、微軟、Met
關鍵字:
小鵬 英偉達 阿斯麥 博通 AMD
11月8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二,美股收盤主要股指全線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創下近兩年來最長連漲紀錄。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投資者關注美聯儲官員的言論。道瓊斯指數收于34152.60點,上漲56.74點,漲幅0.17%,實現7連漲,創下自2023年7月26日以來最長的連續上漲;標準普爾500指數收于4378.38點,漲幅0.28%,連續7個交易日上漲,創下自2021年11月8日以來最長的連漲紀錄;納斯達克指數收于13639.86點,漲幅0.90%,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創下自2021年11月8日以來的
關鍵字:
微軟 ARM 英特爾 博通 AMD
昨天,芯片制造商AMD發布了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MD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353%,達到2.99億美元,但給出的第四季度營收展望低于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在營收連降兩季后,AMD三季度營收終于出現了上漲,同比增長4%至58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57.1億美元,公司營收指引區間的中值為57億美元。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下,凈利潤2.99億美元,同比增長353%;GAAP下調整后每股收益為0.18美元,同比增長350%;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11.35億美元,同比
關鍵字:
AMD 財報 英偉達 AI 芯片
11月2日消息,經歷了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增長后,個人電腦(PC)銷售一直低迷。下滑幅度如此之大,以至于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的第三季度PC銷售量同比下降7.6%算是一個顯著的改善,因為此前連續五個季度的銷量都在以兩位數的速度下降。IDC預計今年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將下降14%,達到2.52億臺,創下該公司十多年來的最低銷量。然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個人電腦成為了英特爾和AMD本財報季的救命稻草。根據AMD周二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個人電腦業務營收同比增長了42%,成為該芯片制造商當季唯一實現增長的業務。盡
關鍵字:
英特爾 AMD AI PC
總結:(1)AMD受益于AI芯片的出口限制,使其能夠獲得更多的中國市場份額,并增強其在AI芯片市場的地位。(2)AMD的處理器,特別是EPYC 8004系列,與競爭對手相比,擁有更卓越的性能和效率,并使其成為高性能計算和物聯網應用的理想選擇。(3)AMD收購Nod.ai不但增強了其在AI和開源軟件領域的能力,而且還將公司成功打造成了AI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商。(4)AMD通過公布SEV技術的源代碼來提高透明度、開放標準在擴大與所有主要云服務提供商的合作關系方面,也使公司受益。黃金機遇:應對AI芯片出口限制猛
關鍵字:
AMD AI
11月2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三,美股收盤主要股指全線上漲,科技股領漲。美聯儲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同時為未來加息保留可能性。道瓊斯指數收于33274.58點,上漲221.71點,漲幅0.67%;標準普爾500指數收于4237.86點,漲幅1.05%;納斯達克指數收于13061.47點,漲幅1.64%,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漲,Meta漲幅超過3%,亞馬遜、微軟和奈飛漲幅超過2%,蘋果和谷歌漲幅超過1%。芯片龍頭股普遍上漲,AMD漲幅接近10%,此前該公司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強于預期;英偉達和美光漲幅
關鍵字:
美股 AMD 小鵬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根據瑞銀一份調查報告,甲骨文 (Oracle) 的云基礎設施正面臨 GPU 供應限制,而不是人工智能需求的限制,這可能會影響其近期增長潛力。為了解決 Nvidia GPU 供應不足的限制,甲骨文表示,他們不會追求專有的芯片計劃,而是專注于 AMD MI300X 芯片,并計劃在“明年初”推出這些芯片。據 MT Newswires,甲骨文已經向 AMD 下了 Instinct MI300X 訂單。雖然該報告沒有透露訂單量或價值等具體信息,但確實表示甲骨文現
關鍵字:
甲骨文 AMD 英偉達
amd ryzen v200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md ryzen v200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ryzen v200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ryzen v200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