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報告顯示,美國現任政府正在將中國臺灣貿易關稅的降低與臺積電在美國的大量投資聯系起來。這筆投資包括英特爾49%的股份。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為首的現任美國政府將貿易關稅作為減少美國與伙伴國家貿易逆差的主要途徑。然而,美國的關稅政策一直不穩定和不可預測。這些關稅也影響了中國臺灣,中國臺灣是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目前,美國對中國臺灣的貿易關稅為20%,超過日本等地區,后者支付15%的基準關稅。不出所料,對中國臺灣對美國的出口征收20%的稅將對中國臺灣企業造成相當大的傷害,這就是為什么該地區需要與美國進一步
關鍵字:
臺積電 英特爾 關稅減免
騰訊開源混元大模型新發布,英特爾OpenVINO實現硬件和應用同步適配;英特爾 OpenVINO 賦能騰訊混元大模型,實現酷睿Ultra 平臺“Day 0”高效適配;酷睿Ultra平臺Day 0高效適配部署大模型,率先賦能驅動人生AIGC助手
關鍵字:
英特爾 Day 0 騰訊 開源混元大模型
英特爾正在迅速調整非核心業務并轉變戰略。就在其網絡和邊緣集團(NEX)計劃剝離的報道之后, 彭博社透露愛立信正在談判投資數億美元于該部門。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在討論中,愛立信可能成為英特爾“藍色軍團”網絡和邊緣(NEX)業務的少數股東。然而,該報告表明英特爾也接觸了其他潛在投資者,雖然尚未達成最終協議,但愛立信的參與仍然不確定。這就發生在英特爾幾天前向 CRN 確認將將其網絡和通信部門分拆成一個獨立公司之后。根據 IT Home的報道,類似于 Altera 的分拆,英
關鍵字:
英特爾 愛立信
(圖片來源:英特爾)在超過二十年的第一次,英特爾正超越其長期以來的 CPU 分類系統,轉向新的系統。隨著 Nova Lake,公司下一代處理器,英特爾標志著自 90 年代末定義 x86 處理器的家族 6 時代的結束。這一變化是在我們正在進行的 Linux 啟用英特爾 Nova Lake 期間發現的。初始補丁,在 Linux 內核郵件列表中被 Phoronix 發現,引入 Nova Lake 在全新的標識符下:家族 18。這標志著與傳統的家族 6 框架的徹底斷裂,該框架從 Pentium
關鍵字:
英特爾 CPU Linux
英特爾股票(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NTC)今年幾乎沒有變動,僅上漲 2%,因為盡管該公司在該領域投資了超過 500 億美元,但該公司仍在努力應對其核心 CPU 市場相關性萎縮和代工雄心進展乏力的問題。收入已從 2021 年的 790 億美元暴跌至 2024 年的 530 億美元。雖然更廣泛的 PC 市場顯示出穩定的跡象,但英特爾的收入預計今年將再次下降——這表明收入停滯可能成為常態。與此同時,AMD 和 Nvidia 等競爭對手的股票正在飆升,2025 年分別上漲 43% 和 24%。英特爾股價會暴跌至 1
關鍵字:
福布斯 英特爾 股價
提問:全球半導體制造競爭最慘烈的國家是哪個?現在的答案一定是大而美的阿美利加。得益于先后兩位大統領的政策扶持,目前全球能夠量產3nm工藝的三家晶圓廠都在美國建立了晶圓廠服務美國本地客戶,同時還加上在成熟晶圓市場突然發力的德州儀器。只不過三家先進晶圓廠最近的境遇實在是天壤之別。臺積電被高看未來市值可能逼近3萬億,而英特爾短短18個月內裁員超三成,三星電子2025年第二季度其芯片制造部門的營業利潤同比下降94%,但下降是由巨大的庫存成本推動的。 當人們認為半導體制造市場臺積電將一騎絕塵之際,愛出風頭
關鍵字:
馬斯克 半導體制造 三星 臺積電 英特爾
英特爾正在取消其在德國馬格德堡的領先晶圓廠,以及波蘭的芯片封裝工廠,作為其重組的一部分。該公司還打算出售其網絡和邊緣芯片業務,并建立用于人工智能推理和代理的垂直堆棧。該公司去年 9 月表示,盡管歐洲委員會和德國政府提供了 68 億歐元的激勵措施,以在歐洲提供領先的芯片制造能力,但馬德堡工廠處于“暫停”狀態。然而,CEO 李培德表示,英特爾現在將芯片產能建設與客戶掛鉤,這意味著該項目已經死亡。“我們將以全新的方式建設我們的晶圓廠業務,”李培德說。“在過去的幾年里,公司投入過多、過早——而沒有足夠的需求。在這
關鍵字:
英特爾 芯片
隨著特斯拉與三星電子價值 165 億美元的合作伙伴關系重塑了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供應鏈動態和競爭地位,半導體行業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項長期協議將持續到 2033 年,強調了特斯拉致力于確保其下一代 AI6 芯片的先進制造,同時使三星能夠緊跟臺積電并挑戰英特爾的代工雄心。對于投資者來說,其影響是深遠的,標志著一個已經被快速創新和地緣政治重塑所定義的行業的權力重新排序。特斯拉的戰略理念:多元化和垂直整合特斯拉與三星合作的決定反映了供應鏈彈性和本地化生產的更廣泛行業趨勢。這家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的三星晶圓廠戰
關鍵字:
特斯拉 半導體戰略 臺積電 英特爾 人工智能芯片 生態系統
三星為特斯拉制造芯片的 165 億美元交易是最近幾天震動半導體股的最新頭條新聞。
關鍵字:
三星 英特爾 芯片格局
據9to5Mac、Wccftech等媒體報道,英特爾CEO陳立武在2025年第2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若無法爭取到足夠的外部客戶訂單,英特爾可能終止14A制程節點計劃。這一表態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尤其是蘋果和NVIDIA被點名為潛在客戶,可能采用英特爾14A制程技術。據GF Securities研究報告透露,英特爾已向多家潛在客戶提供了14A制程設計套件(PDKs)。蘋果或將其用于未來M系列芯片的部分生產,而NVIDIA則可能將其應用于入門級游戲GPU產品。若合作成真,這將是蘋果首次嘗試“雙軌代工制”,突破
關鍵字:
蘋果 英特爾 14A制程 臺積電
據報道,英特爾已確認將剝離其網絡和邊緣計算事業部(NEX),標志著公司戰略重點的調整。此舉不僅縮小了業務范圍,還減少了與英偉達在通信芯片領域的直接競爭。NEX部門主要開發網絡和通信芯片,其產品與以色列公司Mellanox的技術類似。后者于2019年被英偉達以69億美元收購,現已成為英偉達在以色列業務的核心,并在其AI軟硬件集成平臺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通過剝離NEX,英特爾似乎放棄了與英偉達類似的戰略路徑。數據顯示,NEX部門2024年營收達58億美元,同比增長1%,約占英特爾總營收的10.9%。然而,自2
關鍵字:
英特爾 網絡與邊緣計算
近日,搭載英特爾? 至強? 6性能核處理器的阿里云第九代企業級ECS實例g9i正式迎來商業化100天里程碑,并獲得超過10,000家客戶的信賴與選擇。通過全場景的卓越性能提升,至強6性能核助力ECS g9i為包括汽車、視頻服務、在線游戲、電商、工業設計、游戲開發在內的眾多企業客戶提供強大性能,加速企業邁向智能化時代。卓越性能,全面提升企業核心業務得益于技術創新,最新一代英特爾至強6性能核處理器不僅具備更出色的單核性能,更以強大的計算密度、更高的內存帶寬和I/O升級,以及面向AI工作負載的深度優化,在云計算
關鍵字:
英特爾 至強6 阿里云 ECS g9i
隨著英特爾暫緩向客戶推廣該公司的18A制造工藝(1.8納米級),轉而將精力轉向下一代14A制造工藝(1.4納米級),英特爾14A的工藝進展就成為業界關注的新焦點。該節點預計將于2027年做好風險生產準備,并于2028年做好量產準備。 英特爾在半導體代工領域的未來極有可能取決于下一代英特爾14A工藝節點能否獲得蘋果和英偉達等主要客戶的認可,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強調了客戶合作在14A工藝研發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并警告說如果沒有重大承諾,英特爾可能會停止 14A 的開發,并有可能退出代工業務。如果英特爾真的
關鍵字:
英特爾 14A 工藝 代工
在 7 月中旬震驚市場的大規模裁員后,英特爾在其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再次投下炸彈。在路透社引用的 10-Q 文件中,該公司警告稱,如果沒有主要的代工廠客戶為其 14A 工藝提供支持,它可能被迫完全放棄下一代尖端節點。正如 OregonLive 所指出的,英特爾正在大幅縮減其芯片制造野心——如果四年內無法獲得主要外部客戶,它可能會完全退出先進制造領域。值得注意的是,在其申報文件中,英特爾承認如果停止 14A 和未來尖端節點的研發,其產品業務將越來越依賴第三方代工廠,特別是臺積電,
關鍵字:
英特爾 工藝制程 裁員
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在以色列發起了一項重大裁員活動,裁員并縮減其位于南部城市基里亞特加特的旗艦制造基地的運營規模,此舉表明該公司在本地和全球都面臨更深層次的結構性挑戰。根據以色列《環球商業日報》的詳細報道,英特爾已將基里亞特加特工廠的員工人數從 2019 年的約 5,000 人減少到 2023 年底的 4,000 人。在年收入急劇下降(從 2020 年的 780 億美元降至 2023 年的 530 億美元)以及同期凈虧損 187 億美元后,該公司正在進行全球重組。英特爾的重組包括其 Fab 28 工廠的生產
關鍵字:
英特爾 以色列 裁員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