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評論:國產手機面臨轉型陣痛 須反思其商業模式

    評論:國產手機面臨轉型陣痛 須反思其商業模式

    作者:鄒奕萍 時間:2008-08-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收藏

      盡管還是炎炎夏日,但業“過冬”的言論卻充斥著整個業界。一方面,整個產業出現了增長放緩的趨勢,即便是老大諾基亞也逃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今年2季度,諾基亞在中國的銷量的毛利率更是下滑了近30%。另一方面,雖然國內電信業重組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發牌也在醞釀中,但的春天并沒有到來。先是波導、夏新報出巨虧,接著是聯想、創維出售手機業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86978.htm

      再加上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對2008年手機市場增長預期的下調,這些都表明,目前的手機產業事實上已經進入了“寒冬”。那么,面對手機業哀聲一片的蕭條背景,手機如何邁過這道檻,首先要面臨轉型的陣痛。

      遭遇利潤滑坡,手機業陷入“熊市”

      從全球的情況來看,2008年第二季度的手機市場仍然保持了銷量持續增長的特點。據市場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機銷售量達到了2.97億部。諾基亞以1.22億部的銷量獨占鰲頭;三星以4570萬部的銷量居于亞軍之位;摩托羅拉以40萬部的優勢略勝于LG,銷量達到了2810萬部,守住了第三的座次;在上個季度超過索尼愛立信的LG銷量再度上升到2770萬部,排名第四;索尼愛立信位居第五。

      然而,在銷量增長的背后,卻是利潤的大幅下滑。7月19日,諾基亞公布了其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第二季度諾基亞凈銷售額為132億歐元,同比增長4%;但凈利潤為11.03億歐元,同比下降61%。曾經風光無限的索尼愛立信,今年第二季度公司銷售收入為28.2億歐元,比去年同期的31.12億歐元減少了9.4%,而凈利潤大幅減少97%,從去年同期的2.20億歐元下降到了600萬歐元。

      在國內市場,利潤下滑的范圍則更加地明顯。8月1日,宇陽控股發布的上半年盈利預警公告稱,由于手機業務毛利潤顯著下降,公司截至2008年6月30日的首6個月業績預期不太理想。毛利潤下降不僅僅是宇陽控股,7月30日,七喜控股發布的2008年上半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業利潤128.86萬元,純利85.25萬元。據此推算,七喜電腦和手機業務的綜合毛利率為0.1%,而凈利潤率僅為0.07%。

      早在7月中旬,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下調了2008年手機市場增長預期。Gartner表示,全球經濟不景氣從第二季度開始影響手機市場需求,預計2008年手機市場增長率只能達到10%-11%,而在5月末該公司曾預計可增長10%-15%。

      利潤換市場 ,手機的致命短板

      事實上,在手機行業競爭的加劇的今天,包括市場老大諾基亞在內的手機企業都采取了犧牲利潤換取市場的策略。據GFK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統計報告顯示,在600元以下的低價手機市場,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索尼愛立信已共同占據了82%的份額。

      而面對洋品牌的咄咄之勢,不少國產廠商也不得不以此來接招。金立代理商稱,為了推銷,公司今年被迫大幅提高給終端賣場的利潤比例至24%,以增強其促銷積極性。不止于此,人力資源的投入相比去年也增加了大約20%的成本。此外,包括摩托羅拉、三星等都著手上調渠道終端的毛利率,而天語更是將利潤空間上調至30%以上。

      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副總經理孫琦認為,國產手機普遍面臨價格優勢不明顯、產品質量不高、研發能力跟不上的三大短板,國產手機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光拼價格是行不通的。特別是目前外資一線手機品牌紛紛搶占國內低端市場,國產手機處境更加艱難。因此,國產手機要從價格戰的經營模式轉變到以產品為中心的發展模式。

      帶來發展機遇,商業模式決定未來

      國內運營商的重組以及的推進等因素無疑又為國產手機提供了絕佳的翻身契機。而“終端+服務”融合模式正成為未來移動終端制造領域競爭的重要商業模式之一。

      目前,老牌手機公司諾基亞高調宣布向企業轉型,包括iPhone、微軟、諾基亞、Google在內的巨頭,都將移動互聯領域視為其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這種面向3G移動市場的競爭,在現階段其實表現為對手機軟件平臺的競爭,大家都在著手為自己的平臺建立更多合作關系,吸納更多下游廠商,意圖形成屬于各自的龐大產業鏈。也正是基于這一邏輯,諾基亞會全資收購Symbian,并將其操作系統免費對外開放。

      可見,3G時代,手機廠商之間的競爭將不再是簡單的手機硬件和產品的競爭,而是“手機產品+手機服務”的競爭:手機廠商將與第三方合作開發個性化的手機應用和服務,手機廠商將與移動互聯服務商聯合起來,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為己任,打造個性化、獨特性、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對于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如何把握住機會,在于是否能順勢而為尋求商業模式的突破。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企業將順勢而起,一些企業則將被大浪推向海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商業模式對國產手機廠商的意義正是如此。



    關鍵詞: 手機 3G 國產 互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亭县| 阿克| 台湾省| 河津市| 旬邑县| 磐石市| 于都县| 丘北县| 六枝特区| 新疆| 任丘市| 望奎县| 罗定市| 即墨市| 铁岭县| 太仆寺旗| 镇雄县| 来凤县| 秀山| 百色市| 改则县| 洛浦县| 田东县| 新丰县| 阆中市| 开封市| 孝感市| 玉溪市| 涪陵区| 萨嘎县| 瓮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望谟县| 洪雅县| 辛集市| 大洼县| 十堰市| 山阴县| 巴林右旗| 大新县| 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