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別讓連網汽車成為交通安全殺手!

    別讓連網汽車成為交通安全殺手!

    作者: 時間:2015-12-04 來源:eettaiwan 收藏

      就在感恩節(Thanksgiving)前夕,美國運輸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旗下的國道交通安全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公布了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上半年,全美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加了8.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83849.htm

      這份統計數據令人憂心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它反轉了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2014年呈現下降的趨勢,也因為它指出,智慧型手機與其他連網裝置是造成大多數不當──以及危險──駕駛的原因。

      根據NHTSA自1975年以來的每一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資料,美國因交通事故而意外死亡人數,在2006至2010年之間出現明顯減少并從那時候起趨于穩定,直到2015年上半年又出現了自1977年以來的最大幅度增加。

      NHTSA報告指出民眾的一系列不當行為,是讓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增加的原因,包括酒駕(占據三分之一事故死亡原因)、未系安全帶(有49%的客車乘員是因為沒有系安全帶而在事故中死亡)、機車騎士未戴安全帽,以及疲勞駕駛(占據2.6%的事故死亡率)。

      在該報告中最具警惕意味的,是指出有10%的交通事故死亡者,是因為“分心駕駛”,光是在2014年就導致3,179人失去生命;在報告發布會上,NHTSA局長Mark Rosekind表示:“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也要負擔一些責任,但我們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資訊可判定它該負的責任有多大。”



      美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變化

      (來源:NHTSA)

      “不斷線”的汽車駕駛人們

      我們大家心知肚明,那些永遠保持連線的汽車駕駛人們,一定多多少少都會分心駕駛;我們也知道目前并沒有能有效杜絕在開車時還以手持智慧型手機的法令。而我想,應該不只有我一個人對于科技產業在交通安全相關問題的回應感到失望,那些廠商通常會用更多技術來解決那樣的問題,卻選擇對公共政策沉默以對。

      包括車廠與晶片供應商都在推銷的“零事故”車輛,是配備先進駕駛人輔助系統(),或是能把人類駕駛排除在外的自動駕駛技術;科技產業推動連網汽車(也就是車輛對車輛通訊--V2V)、以及自動駕駛車輛,確實能完全套上訴求安全性的標語,同時也方便為汽車廠商創造更多獲利的機會。

      不要誤會,我并不是要質疑那些高科技在維護民眾生命安全上的功能(以長期性觀點);但目前非常缺乏的是,在不遠的將來,當每一輛在路上跑的汽車都配備V2V與功能,如何能維護民眾生命安全的公共政策提案。甚至美國聯邦法規計劃要求在2017年之后出產的車輛,都需要配備V2V與V2I技術,都不讓人感覺反應夠快。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全球汽車產業分析師Roger Lanctot最近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寫道:“其實行動通訊業者──AT&T、T-Mobile、Verizon與 Sprint──非常清楚,大多數駕駛人的日常行為是可以被預測的,但利用相關知識來減少美國高速公路上的死亡交通事故卻做得太少,這是難以接受的;經協調的公共政策提案何在?”

      隱私權保護的重要性高于保障人身安全?

      雖然我怪罪科技產業(包含汽車與行動通訊領域)對公共政策議題的自滿,Lanctot則是從巨量資料(big-data)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將責任歸咎于NHTSA。

      他認為,NHTSA并沒有利用巨量資料分析來解決交通安全問題,該機構有交通事故的完整統計數據包括發生時間、地點以及結果,卻以保護個人隱私之名不分享那些資料;而那些資料:“可能是創造應用程式、服務與內容來引導駕駛人的豐富資源。”

      “我們缺少的是,”Lanctot在部落格文章結論指出:“有心想解決問題且能充分利用那些資料的統計學家、技術開發者以及其他領域專家。”

      而在后來的電話采訪中,Lanctot對EE Times美國版編輯表示,他懷疑NHTSA可能沒有所有的細節資料,例如交通事故的發生時間與地點──因為美國各州政府機關的通報結構不同。此外“保護隱私權”仍是個最好用的擋箭牌:“NHTSA已經接受了隱私權保護高于避免交通事故的觀念。”

      “保護每個人的隱私比較重要,還是能拯救一條人命重要?”Lanctot表示:“保險公司其實已經利用“他們自己的”資料做過更多這類分析,因為他們也不能透過政府部門取得交通相關資料,要定義精確的事故發生地點是個挑戰。”

      “能消弭這些障礙并充分利用那些資料的國家政策何在?”他指出,若以安全性為優先,巨量資料是有幫助的:“現有無線通訊技術(如蜂巢式網路)的投資,需要被鼓勵并精煉為在最高風險交叉路口的快速布署。”

      Lanctot認為,巨量資料也可強化個人駕駛能力;他舉例指出,有一個www.spotcrime.com 網站能提供城市與鄉村地區的“犯罪地圖”,顯示那些地方最常出現犯罪行為,甚至能精細化到鄰居范圍:“那為何我不能去查詢在我平常通勤的路線上,最常發生哪些種類的交通事故或是曾經發生的交通事故?”

      他認為其他可利用巨量資料來提升交通安全的有潛力應用程式,包括提供駕駛人一天之中最安全的開車出門時機,最安全的開車路線導航,或是哪種車子最常發生交通事故,以及發生哪一類的交通事故…等資訊。

      有鑒于讓駕駛人“離線”已經幾乎不可能(應該說是永遠不會發生),降低交通事故的關鍵其實應該是開發能幫忙防止那些危險駕駛人邊開車邊發簡訊、看Facebook甚至玩游戲的聰明連網裝置!






    關鍵詞: ADA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姑县| 新郑市| 蓬莱市| 商都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宁都县| 克什克腾旗| 叶城县| 兴海县| 永安市| 潮安县| 建宁县| 本溪| 慈利县| 奉新县| 瓦房店市| 康乐县| 阳泉市| 香河县| 松潘县| 平泉县| 东台市| 扶余县| 什邡市| 阳朔县| 盐亭县| 会理县| 彰化县| 沾益县| 蕉岭县| 宜黄县| 焉耆| 静海县| 潍坊市| 乐东| 柘荣县| 萨嘎县| 湘西| 碌曲县| 保康县|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