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紫光撐腰,聯發科面臨展訊價格、制程攻勢
中國發展半導體,紫光集團近來動作頻頻、放話不斷,除了并 WD 買 SanDisk、挖高啟全積極拓展記憶體市場外,2013 年買下本土 IC 設計廠展訊、銳迪科的紫光,也不忘對臺灣 IC 設計龍頭聯發科放話,而展訊在市場競爭以及制程上更是對聯發科步步進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82748.htm11 月初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大動作接受臺灣多家媒體專訪,拋出兩岸半導體合作的議題,直指“若臺灣政策允許,愿意讓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并,兩岸攜手超越高通。”而后幾天,趙偉國在深圳接受臺灣今周刊的專訪話說得更直白,如果聯發科不跟紫光合作,最終展訊肯定會贏聯發科,“因為我錢多嘛!”。趙偉國坦言,因為錢多,紫光強大資本足以支撐展訊每年賠錢,以聯發科的資本以及上市公司身分很難這樣玩下去。
因為錢多,展訊對聯發科所發動的攻勢愈來愈猛烈,早在五年前,展訊發動價格戰,低價搶市殺得 2G 晶片市場血流成河,聯發科過去在 2G 市場靠著中國山寨機崛起,強調高性價比在當時高通壟斷的手機晶片市場異軍突起,后起的展訊就用更低的價格和聯發科拚市占,在 2013 年與銳迪科一同被紫光集團收購,私有化下市后,展訊擁有更多的籌碼去與聯發科抗衡。
這場戰役從 2G、3G 一路到 4G,聯發科欲往高階晶片與 4G 市場發展,展訊就在 3G 晶片大舉發動價格戰,2015 年第一季,展訊 3G 晶片的出貨量超過聯發科,傳出聯發科為此,3G 晶片降價了 10~15% 左右,同一季聯發科營業凈利年減 29%,第二季更是直接砍半,而毛利率通??蛇_ 50% 左右水準的聯發科,在今年毛利率直直落,到了第三季只剩下 42.7%。

但這場戰可能不會就這樣落幕,11 日展訊董事長暨執行長李力游來臺參加全球半導體協會(GSA)領袖論壇,似乎承繼大老板趙偉國“賠不怕”的意志,李力游強調,展訊員工只有 4,000 名,和聯發科、高通動輒 1.5 萬、3 萬的員工數差距非常大,展訊的出貨量已逼近對手,但因為員工少、費用少,“即便毛利率落在 34%~35% 也沒關系”。
除了 3G 市場,在 4G 市場展訊也下重本在推進制程,聯發科、高通從 20 奈米制程的競逐要跨進 16 奈米,正當美林、元大等國內外投顧看好聯發科可透過 16 奈米制程,拉近與高通之間在晶片效能、客戶觀感上的差距時,為了追趕聯發科,展訊也跳出來說,要跳過 20 奈米制程,直接采用臺積電 16 奈米制程生產最新的 4G 八核晶片“whale 2”,并訂在 2016 年第二季量產,而聯發科高階晶片則原訂在 2016 年第一季導入 16 奈米。
制程的微縮也意味著成本的攀升,以目前手機晶片主要采用的 28 奈米制程相比,16 奈米的設計成本增加了四倍,即便近三年來展訊營收年成長皆高達 20%,以李力游估計展訊 2015 年營收 14.5 億美元來看,約為聯發科今年營收估計額 2,362 億新臺幣(約 71 億美元)的五分之一、高通 2015 全年營收估值 250 億美元的一成不到,可以這樣大筆投資,直接轉進新制程,只能說“有錢就是任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