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英特爾和美光明年量產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儲器

    英特爾和美光明年量產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儲器

    作者: 時間:2015-08-11 來源:技術在線 收藏

      科技于2015年7月28日發布了“3D XPoint技術”,稱其為“自1989年NAND閃存問世以來,內存技術時隔25年多取得的新突破”。兩家公司還利用該技術開發出了NAND閃存中比較普遍的容量為128GB的芯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78526.htm

      設想應用于需要快速處理大量數據的領域。例如采用8K超高精細影像的游戲、面部識別及語音識別等圖案匹配、基因分析等。

      兩家公司將于2015年底向特定客戶供應樣品,2016年正式開始銷售。

      訪問時間與DRAM相當

      簡單地概括其特點,可以說3D XPoint是訪問時間與DRAM相當的高密度存儲技術。不過,該技術也有局限性,包括可擦寫次數不足以取代DRAM、取代NAND閃存的成本較高等。

      等公布了以下三項性能:(1)訪問時間為數十ns,只有NAND閃存的1/1000,(2)可擦寫次數為數千萬(接近108)次,是NAND閃存的1000倍,(3)內存單元的密度是DRAM的10倍。

      雖然訪問時間與DRAM相當,但單元密度與NAND閃存處于同等水平。不過,可擦寫次數與DRAM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雖然大幅高于NAND閃存,但用于需要擦寫1014~1015次的主還遠遠不夠。

      英特爾副總裁、非易失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Rob Crooke表示,“成本將介于(每GB成本在幾十~一百日元的)DRAM與(每GB成本為幾日元的)NAND之間”。不過從目前來看,其價格可能接近DRAM。因為首席執行官Mark Durcan說,“NAND閃存的成本非常低,新技術不會對其構成威脅”。

      結構與相變專利相似

      英特爾等對3D XPoint做了如下介紹:(1)是基于2層以上交叉點結構的電阻變化型非易失性存儲器,(2)材料以化合物為基礎,(3)名為“選擇器(Selector)”的取代晶體管的開關技術是一大關鍵,(4)兩家公司都從10多年以前就開始研究,從2012年開始合作開發(圖1(a))。

      

     

      圖1:可能采用相變存儲器技術

      3D XPoint的結構(a)和于2015年3月公布的基于交叉點結構的相變存儲器專利(US20150074326)中的元件結構(b)。除有無中間電極等之外,結構基本一致。(圖:(a)由英特爾提供,(b)中的紅字和紅框是本站記者添加的) (點擊放大)

      但是,英特爾和美光并未公布具體采用了哪種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NAND閃存以外的非易失性存儲器都屬于電阻變化型。因此,各新聞媒體有著各種不同的揣測。

      目前,日經技術在線預測最有可能的是相變存儲器(PCM或PCRAM)。PCM的原理是,材料受熱量影響在非晶態和晶體態之間切換,電阻值會隨之發生變化。這也是英特爾和美光都擁有悠久開發歷史的技術。

      尤其是美光于2015年3月公開的PCM專利,其結構與3D XPoint相似(圖1(b))。這項專利中的選擇器采用的技術是,利用與相變存儲器材料基本相同的材料實現了電流開關功能。

      PCM在訪問時間、可擦寫次數及單元密度等性能方面也與3D XPoint基本一致(表1)。部分媒體認為,雖然ReRAM被看好,但ReRAM的瓶頸在于可擦寫次數較少。還有媒體推測3D XPoint與名為CeRAM*的PCM技術接近。但是,CeRAM還處于開發初期,并且使用不能稱作化合物的氧化鎳(NiO)。

      

     

      表1:3D Xpoint與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群進行比較

      * CeRAM:correlated electron RAM。將氧化鎳(NiO)作為相變材料的非易失性存儲技術。利用“量子相變”性質,即材料的能帶結構在金屬與半導體之間切換的性質。思美公司(Symetrix)是目前該技術的主要開發者。

      而由PCM發展而來、提高了數據讀取時的吞吐量等的TRAM*也有2MB的試制品,3D XPoint也有可能采用這項技術。 (記者:野澤 哲生)

      * TRAM:topological switching RAM。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日本超低電壓元器件技術研究聯盟(LEAP)開發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通過優化PCM的晶體結構、縮短相變時的原子移動距離等,將數據讀取寫入時的吞吐量提高到了PCM的3倍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工作原理


    存儲器相關文章:存儲器原理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原理


    關鍵詞: 英特爾 美光 存儲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望城县| 太保市| 崇阳县| 长宁县| 陆河县| 屯留县| 赤壁市| 丁青县| 华宁县| 庄河市| 无极县| 女性| 阜新| 古蔺县| 惠州市| 卫辉市| 辽阳县| 漾濞| 宽甸| 遂昌县| 营山县| 克山县| 上林县| 社会| 西乡县| 民县| 新乡县| 腾冲县| 肥乡县| 大理市| 威信县| 泸定县| 苍南县| 新昌县| 成安县| 红桥区| 遂川县| 扶绥县| 垣曲县| 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