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又想甩掉英特爾?起底蘋果的“恩怨舊仇”

    又想甩掉英特爾?起底蘋果的“恩怨舊仇”

    作者: 時間:2015-03-09 來源:百度百家 收藏
    編者按: 蘋果是水性楊花的公司嗎?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上的朋友,或許可以解釋商場上的無常行為。?  

      “我以為他們不過只是小打小鬧的小眾市場玩家,我對他(喬布斯)不屑一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70633.htm

      

    又想甩掉英特爾?起底蘋果的“恩怨舊仇”

     

      1977年,喬布斯曾與首席運營官安迪·格魯夫會面,喬布斯要求與后者的最大客戶享受同樣的價格,而當時,僅與合作了一年,格魯夫斷然拒絕。喬布斯從此視為仇敵,格魯夫說:“從那時候起,在喬布斯眼里,英特爾便一文不值,不管我們做了什么,都不能改變他的想法。”

      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曾說過,“選擇敵人時,再小心都不為過。”

      情誼未能轉化成商業紐帶

      “當發生這一切的時候,我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新聞頭條的畫面:‘諾伊斯與喬布斯在飛機失事中遇難。’如果不是諾伊斯良好的駕駛技術,我們不可能活下來。那次我們真的是九死一生。”喬布斯曾這樣回憶自己與英特爾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一次駕機經歷。70年代末,這對忘年交經常一起滑雪,一起駕駛小飛機,有一次,諾伊斯駕機時,差點失事,最后,喬布斯與他死里逃生。

      諾伊斯對喬布斯的公司起初興趣并不大,但他的妻子安·鮑爾斯對之很感興趣,1977年,她承接了為提供咨詢的業務。不久,蘋果聯合創始人沃茲以13美元一股的價格出售自己的部分原始股,當時蘋果公司尚未上市,鮑爾斯買下了這些股票。諾伊斯認為妻子瘋了,但沒有阻止她,他曾以略帶嫉妒的口味問妻子:“為什么如此嬉皮的公司股票也能賣到每股13美元?”鮑爾斯后來正式加入蘋果公司,成為公司的人力資源副總裁。

      隨著時間的推移,諾伊斯喜歡上了喬布斯,后者將他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定期騎著自己的摩托車前往諾伊斯家中,與他一起在地下室中暢談電腦的未來之路。

      鮑爾斯曾說丈夫對待喬布斯就像是“對待一個孩子,但并非一種施舍的方式。他可以讓喬布斯進進出出,或者躲藏在角落里。”年輕的喬布斯行事無忌,他經常在半夜時給諾伊斯打電話,諾伊斯開玩笑地對妻子說,“如果他再這么晚給我打電話,我會殺了他。”

      諾伊斯經常會到蘋果公司轉轉,走進實驗室和里面的員工談論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喬布斯認為諾伊斯是英特爾的靈魂,希望自己在蘋果公司中也能做到這一點,“發現硅谷的第二次偉大紀元。”

      兩家公司主要創始人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師生”情誼,而且一家生產電腦,一家生產電腦用的芯片,看起來,蘋果與英特爾在商業上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

      可結果不是這樣,蘋果創業初期,因為成本考量,選擇了摩托羅拉的芯片,摩托羅拉一直是蘋果早期的芯片供應商,包括后來名噪一時的麥金塔機(Macintosh)用的都是摩托羅拉的芯片。

      而英特爾公司另一位創始人、時為公司首席運營官的格魯夫,則與喬布斯一直存在著心結,這可能影響了公司的合作。

      一次,年輕的喬布斯邀請包括格魯夫在內的一些硅谷人士吃飯,在飯桌上,喬布斯站起來叫囂:“過了30歲的人不可能明白計算機產業要走向哪里。”喬布斯當時不滿30歲,而格魯夫已40多歲了。聽了這話,格魯夫非常不滿,他揮著手說,“你有些過于自大了。你對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一無所知。”喬布斯回應道:“那么請你告訴我我該知道些什么吧。”

      喬布斯的話也許并不是針對格魯夫,因為他曾在1985年2月的《花花公子》上這樣說過:“很難指望一位藝術家能在他30歲和40歲的時候還能真做出一些令人驚奇的事情。”

      喬布斯主導下的蘋果與英特爾保持著疏遠的關系,當他被趕出蘋果后,英特爾曾希望修復與蘋果公司的關系。“山雨初含霽,江云欲變霞。”

      然而,趕走喬布斯的蘋果CEO約翰·斯庫利卻在醞釀帶給英特爾一個晴天霹靂。

      “女流氓嫁給了銀行家”

      “蘋果連自己的出生證都賣了,失去了曾引以為自豪的東西,實在讓人深感悲哀。”

      1991年10月,面臨困境的蘋果破天荒地與昔日死敵IBM結成聯盟,雙方達成七年技術共享協議。比爾·蓋茨對此做出了上面這樣的評論。不過,蓋茨的評價還不是最刻薄的,看看《計算機通訊》雜志當時的評價:“這簡直像一個女流氓嫁給了銀行家。”

      《紐約時報》則說:“蘋果和IBM幾乎沒有任何共同點,但都面臨相同的挑戰:防范微軟,把PC產業的重心從軟件移回到硬件領域。”

      接著,蘋果、IBM又與摩托羅拉結成一個聯盟,共推PowerPC,這三家公司英文名稱是Apple、IBM、Motorola,因此也有人稱其為AMI PowerPC聯盟。

      當時,微軟和英特爾軟硬結合,珠聯璧合,讓計算機領域的開創者IBM、個人電腦先驅蘋果、微處理器早年巨頭摩托羅拉黯然失色,所以三家公司決定聯手,從微軟和英特爾聯盟手中奪回市場主導權。

      這個想要打破由微軟和英特爾聯盟(Wintel)所壟斷個人電腦市場的決定,立刻在華爾街股市引起強烈的震蕩。分析師瑞克·惠廷頓認為這是被英特爾公司拋在后面的巨頭們的最后一搏。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英特爾 蘋果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额济纳旗| 池州市| 黑龙江省| 巴彦淖尔市| 昌江| 亚东县| 项城市| 万全县| 三明市| 昭通市| 噶尔县| 靖边县| 天长市| 马山县| 祁东县| 梓潼县| 潍坊市| 阳朔县| 高邑县| 吉木萨尔县| 延安市| 黄山市| 儋州市| 介休市| 定州市| 荥阳市| 永靖县| 林芝县| 花莲市| 尼玛县| 新余市| 临澧县| 五原县| 南投县| 青川县| 黄山市| 永顺县| 凤山县| 彰化县| 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