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對戰富士康:中國手機產業四大集群競爭力分析

    對戰富士康:中國手機產業四大集群競爭力分析

    作者: 時間:2014-11-19 來源:通信產業報 收藏

      目前,我國手機產業在空間上主要聚集在四個區域:以深圳——惠州為中心的珠三角手機產業集群、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手機產業集群、以上海——杭州為中心的長三角手機產業集群和以及河南鄭州蘋果手機生產基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65588.htm

      1、深圳——惠州手機產業集群

      集群特征:以本土品牌廠商與EMS廠商為主體,聚集了大量本土手機產業企業和代工生產裝配廠商。

      發展方向:逐漸成為“品牌、專業市場和物流”聯動發展的國內品牌廠商總部基地、全球配套中心和國際EMS生產基地。

      主要廠商:國內約1/3的品牌手機總部設在深圳,包括華為、中興、TCL等國內知名品牌;配套中心——在深圳90%以上的零部件都能自行配套;惠州形成了以三星、TCL、德賽、龍旗為龍頭的完整產業鏈;國際EMS生產基地——代工模式日益在集群產業發展中占據強勢地位。

      發展現狀:具有最高的集群規模,但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仍有待提高。該集群內本土品牌大企業與配套企業之間的關系相對松散,核心品牌制造企業受手機價值鏈高端環節的制約因素較多,在新產品推出速度和生產綜合成本上與國外品牌存在一定差距,導致整體上集群盈利能力較低。

      2、北京——天津手機產業集群

      集群特征:以跨國公司為主導,有較高的生產效率、競爭優勢、集群效益。

      發展方向:以北京諾基亞星網工業園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空間載體,形成研發、設計與制造聯動發展的跨國公司主導型手機產業集群。

      主要廠商:以三星、小米等企業為核心手機生產企業,以松下、羅姆、飛思卡爾、中芯國際、力神、藍天三洋、西迪斯、通用、亞光耐普羅等諸多外資配套生產企業為手機零部件生產基地。

      發展現狀:該集群手機生產企業單體規模較大、技術水平高、資金雄厚。同時,該集群擁有不少跨國公司的生產基地和零部件配套基地,大企業與配套企業之間有著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企業利潤率。

      3、上海——杭州手機產業集群

      集群特征:以本土品牌、國外品牌和臺資企業等多主體均衡發展。

      發展方向: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杭州高新區通信產業園區,集聚了全國乃至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本土民營企業、跨國龍頭企業以及相關配套企業。

      主要廠商:三星電子、摩托羅拉、華為三康等國內外著名電子通信研發制造企業,東方通信、士蘭微電子等十余家上市民營企業,偉創力、等代工廠和明基等臺資廠商;怡得樂電子、國脈電信、康姆尼電子等幾十家中小型企業為其配套。同時,還擁有百余個國家級、省級、市級企業技術和研發中心。

      發展現狀:該集群具有較高的集群開放度和較強的集群吸收能力,正形成以研發和技術人員的非正式聯結為集群的技術傳播源、以產學研聯盟等合作組織形式為互惠交流媒介的創新型集群。

      4、鄭州手機生產基地

      集群特征: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鄭州富士康占用6.2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年產值3500萬美元。

      發展方向:富士康一度是和早期款式的唯一組裝企業,其50%的利潤來自于蘋果;通過蘋果產品的流行與熱銷,富士康曾成為包攬全球50%電子設備代工的代工巨頭。

      主要廠商:富士康。

      發展現狀:自開工以來,鄭州富士康一直從事蘋果系列手機的生產代工,已成為蘋果在全球最大的手機生產基地。



    關鍵詞: 富士康 iPad iPhon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汝南县| 扶沟县| 沐川县| 瑞安市| 黔东| 阿拉善右旗| 称多县| 拉孜县| 金塔县| 板桥市| 呈贡县| 涪陵区| 古丈县| 孙吴县| 普安县| 女性| 墨脱县| 独山县| 黑龙江省| 平湖市| 鄂尔多斯市| 唐海县| 荥阳市| 灵寿县| 鲜城| 桑日县| 临朐县| 清涧县| 福清市| 太原市| 应城市| 北流市| 华池县| 呼和浩特市| 闻喜县| 无棣县| 枞阳县| 东辽县| 新闻|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