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什么是逐次比較型ADC(模數轉換器)

    什么是逐次比較型ADC(模數轉換器)

    作者: 時間:2007-01-24 來源:網絡 收藏

    1.轉換方式
    直接轉換

    2.電路結構
    逐次逼近包括n位A/D轉換器如圖11.10.1所示。它由控制邏輯電路、時序產生器、移位寄存器、D/A轉換器及電壓比較器組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59013.htm

    圖11.10.1A/D轉換器框圖

    3.工作原理
    逐次逼近轉換過程和用天平稱物重非常相似。天平稱重物過程是,從最重的砝碼開始試放,與被稱物體行進比較,若物體重于砝碼,則該砝碼保留,否則移去。再加上第二個次重砝碼,由物體的重量是否大于砝碼的重量決定第二個砝碼是留下還是移去。照此一直加到最小一個砝碼為止。將所有留下的砝碼重量相加,就得此物體的重量。仿照這一思路,A/D轉換器,就是將輸入模擬信號與不同的參考電壓作多次比較,使轉換所得的數字量在數值上逐次逼近輸入模擬量對應值。

    對11.10.1的電路,它由啟動脈沖啟動后,在第一個時鐘脈沖作用下,控制電路使時序產生器的最高位置1,其他位置0,其輸出經數據寄存器將1000……0,送入D/A轉換器。輸入電壓首先與D/A器輸出電壓(VREF/2)相比較,如v1VREF/2,比較器輸出為1,若vI VREF/2,則為0。比較結果存于數據寄存器的Dn-1位。然后在第二個CP作用下,移位寄存器的次高位置1,其他低位置0。如最高位已存1,則此時 vO=(3/4)VREF。于是v1再與(3/4)VREF相比較,如v1≥(3/4)VREF,則次高位Dn-2存1,否則Dn-2=0;如最高位為0,則vO=VREF/4,與vO比較,如v1VREF/4,則 Dn-2位存1,否則存0……。以此類推,逐次比較得到輸出數字量。

    為了進一步理解逐次比較A/D轉換器的工作原理及轉換過程。下面用實例加以說明。
    設圖11.10.1電路為8位A/D轉換器,輸入模擬量vA=6.84V,D/A轉換器基準電壓VREF=10V。 根據逐次比較D/A轉換器的工作原理,可畫出在轉換過程中CP、啟動脈沖、D7D0及D/A轉換器輸出電壓vO的波形,如圖11.10.2所示。
    由圖11.10.2可見,當啟動脈沖低電平到來后轉換開始,在第一個CP作用下,數據寄存器將D7D0=10000000送入D/A轉換器,其輸出電壓 v0=5V,vAv0比較,vA>v0存1;第二個CP到來時,寄存器輸出D7D0=11000000,v0為7.5V,vA再與7.5V比較,因vA7.5V,所以D6存0;輸入第三個CP時,D7D0=10100000,v0=6.25V;vA再與v0比較,……如此重復比較下去,經8個時鐘周期,轉換結束。由圖中v0的波形可見,在逐次比較過程中,與輸出數字量對應的模擬電壓v0逐漸逼近vA值,最后得到A/D轉換器轉換結果D7D0為10101111。該數字量所對應的模擬電壓為6.8359375V,與實際輸入的模擬電壓6.84V的相對誤差僅為0.06%。

    圖11.10.2 8位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波形圖

    4.特點
    (1)轉換速度:(n+1)Tcp.速度快。
    (2)調整VREF,可改變其動態范圍。

    5.轉換器電路舉例
    常用的集成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有0808/0809系列(8位)、AD575(10位)、AD574A(12位)等。
    例11.10.14位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的邏輯電路如圖11.10.3所示。圖中5移位寄存器可進行并入/并出或串入/串出操作,其F為并行置數端,高電平有效,S為高位串行輸入。數據寄存器由D邊沿觸發器組成,數字量從Q4Q1輸出,試分析電路的工作原理。

    圖11.10.3 4位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的邏輯電路

    解:電路工作過程如下:
    當啟動脈沖上升沿到來后,FF0~FF4被清零,Q5置1,Q5的高電平開啟G2門,時鐘CP脈沖進入移位寄存器。在第一個CP脈沖作用下,由于移位寄存器的置數使能端F已有0變為1,并行輸入數據ABCDE置入,QAQBQCQDQE=01111。QA的低電平是數據寄存器的最高位置1,即Q4Q3Q2Q1=1000。D/A轉換將數字量1000轉換為模擬電壓vO,送入比較器C與輸入模擬電壓v1比較,若輸入電壓vI> vO,則比較器C輸出vC為1,否則為0。比較結果送D4D1

    第二個CP脈沖到來后,移位寄存器的串行輸入端S為高電平,QA由0變1,同是最高位QA的0移至次高位QB。于是數據寄存器的Q3由0變1,這個正跳變作為有效觸發信號加到FF4的CP端使vC的電平得以在Q4保存下來。此時,由于其他觸發器無正跳變脈沖,vC的信號對它們不起作用。Q3變為1后建立了新的D/A轉換器的數據,輸入電壓在與其輸出電壓vO相比較,比較結果在第三個時鐘脈沖作用下存于Q3……。如此進行,直到QE由1變0,使Q5由1變0后將G2封鎖,轉換完畢。于是電路的輸出端D3D2D1D0得到與輸入電壓v1成正比的數字量。由以上分析可見,逐次比較型A/D轉換器完成一次轉換所需的時間與其位數和時鐘脈沖頻率有關,位數愈少,時鐘頻率愈高,轉換所需時間越短。這種A/D轉換器具有轉換速度較快,精度高的特點。



    關鍵詞: ADC 逐次比較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鄂伦春自治旗| 永城市| 诸城市| 九寨沟县| 东方市| 赤城县| 达拉特旗| 盱眙县| 鹤壁市| 剑河县| 株洲县| 白沙| 华宁县| 岳阳市| 石楼县| 林州市| 平乡县| 云安县| 辰溪县| 南溪县| 迁安市| 丰镇市| 尼勒克县| 奉贤区| 乳山市| 司法| 永吉县| 甘泉县| 满洲里市| 融水| 永春县| 江孜县| 九龙县| 景德镇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南丹县| 镇坪县| 岢岚县| 武汉市|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