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市場微妙變化:中移動新規或為聯通嫁衣
最近中國移動最新的TD白皮書中要求LTE手機入庫必須支持五模,引起業內極大爭議。業內普遍認為此政策最大的受益者是高通,但是還有一家笑而不語,那就是聯通了,而聯通這次有可能會抓住中國移動犯的戰略錯誤而一舉超越其市場地位。中國4G市場格局預計將出現微妙的變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35515.htmTD-SCDMA與WCDMA各有優劣
中國移動是一家執行力非常優秀的企業,擁有7.75億用戶,其中3G用戶2.15億,遠遠領先聯通(3G用戶1.29億)和電信(1.09億)(注:以上為2014.3月數據)。雖然中國移動的3G網絡速度頗受弊病,但是這主要是因為3G技術定位決定的,即TD-SCDMA的標準定位在低碼率(信道帶寬為1.6MHz,碼片速率為1.28Mcps)與WCDMA(信道帶寬為5MHz,碼片速率為3.84Mcps)相比速度確實低很多,但是技術沒有優劣之分。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TD-SCDMA的頻帶利用率和WCDMA是相當的,一句通俗的話講,TD-SCDMA是單行道,而WCDMA是雙向四車道,TD-SCDMA對頻率這一稀缺資源的利用率甚至高于WCDMA。因為頻率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人們對移動寬帶需求的增多,TDD技術將成為未來的主流。
從2009年獲得TD-SCDMA牌照至今,中國移動推動中國自主創新,發展TD-SCDMA上功不可沒,從最初只有展訊、聯芯、重郵信科、T3G四家國內芯片廠商到MTK、Marvell、高通等國際大廠都紛紛推出TD-SCDMA芯片,手機廠商推出的TD手機的性能、款數都與其他兩種3G制式相當,因為沒有專利費的因素,TD手機的售價普遍比WCDMA手機便宜100元左右,TD的手機銷量占3G手機銷量的50%以上(2013年手機銷量數據),TD產業已經形成以中國移動為龍頭的十分健壯的產業鏈。
中國移動被指棄長抓短
回到話題,為何有人說中國移動在棄長抓短?首先中國移動放棄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成本優勢,即使中國移動也要發FDD牌照,因為LTE的專利池分散,高通很難收取專利費,如果發展四模(FDD/TDD/TD-SCDMA/GSM)完全可以避開“高通稅”,但是發展五模,高通完全可以依靠WCDMA的優勢與各家談專利授權,這正是業內擔憂的,這將給已經是微利的中國手機產業沉重打擊。
其次中國移動的五模手機與聯通的四模手機相比毫無優勢。中國移動的五模手機中的WCDMA模在國內是關閉的,相對聯通的四模手機在用戶體驗上毫無優勢,但是因為多一模反而比聯通的4G手機成本高,手機研發、測試難度更高。
最后是終端產業鏈的轉向。中國移動在去年12月發布的白皮書中要求2000元以上手機支持五模,2000元以下三模也可,還發出一億部4G終端的巨大蛋糕,業內喜大普奔,掀起了一股推出TD-LTE手機的浪潮,甚至打到799元的價格。中國移動的這次轉向無疑給產業鏈潑了一盆冷水,各家雖然心有怨言,但攝于中國移動的巨大影響力,仍然會跟隨。就在中國移動發布最新白皮書之后,中國聯通也伸出了一億部4G終端的橄欖枝,并且聯合終端廠商發布61款4G終端,表示2014年終端銷量要達到1.88億部,LTE+42M4G終端銷量達到1億部,直逼中國移動此前公布的2億部TD終端銷量和1億部4G手機需求,中移動市場對終端廠商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中國4G市場格局的微妙變化
中國4G市場一直是中國移動領跑,聯通、電信被迫跟進。中國移動肩負著發揚光大中國TDD技術的使命,在推動TD-LTE商用上不遺余力。早在2013年初,中國移動就開始TD-LTE的試商用,在2013年完成30萬TD-LTE基站招標,并于2013年12月獲發4G牌照(TD-LTE)后率先開展4G運營。
可以說,中國移動占盡了先機和政策優勢,本來可以用三模四模搶奪中低端潛在用戶,五模發展高端用戶,從而一騎絕塵。
而本次白皮書的更改,不僅讓追隨的產業鏈小伙伴們很受傷,也將錯失繼續擴大優勢的時機。電信、聯通正發力趕上,中國4G市場格局將發生微妙變化,4G三國殺勝負難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