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fā)光技術的進展(三)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fā)光技術的進展(三)

    作者: 時間:2013-10-08 來源:網絡 收藏

    通過“慢光”縮小調制器尺寸

      要想進一步改善PECST的成果,進一步縮小光調制器的尺寸并實現高速動作至關重要。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圖7)。例如,PECST的研究人員之一——橫濱國立大學工學研究院教授馬場俊彥的研發(fā)小組通過CMOS兼容技術開發(fā)出了利用光子晶體(PhC)*技術實現10Gbit/秒動作的Mach- Zehnder型光調制器。由此,將光調制器的長度大幅縮短到了90μm。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fā)光技術的進展(三)

      圖7:光調制器取得進一步的進步

      本圖為日本的研究機構開發(fā)的新一代光調制器的概要。橫濱國立大學的馬場研究室利用光子晶體(PhC)將光速降至約1/10,由此在較短的元件長度下確保了較長的光的有效路徑長度(a)。東京大學和田研究室通過組合使用鍺調制器和MEMS,利用板簧的應力成功控制了鍺的可調制波長(b)。(圖(a)由 PECST制作,(b)由東京大學和田研究室拍攝)

      *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PhC)=以人工方式在電磁波透過的材料中制作了大量尺寸與透過的電磁波波長基本相同的開孔的材料。用于光密封、路徑控制、群速度控制等。半導體的原子排列規(guī)則,因此自由電子等載流子會產生價帶、禁帶(帶隙)和導帶。PhC用人工孔代替原子實現了與半導體相同的效果。最近,可實現半導體晶格振動(聲子)效果的“聲子晶體(Phononic Crystal)”也已問世。

      PhC的特點是,光密封效果非常高,而且可大幅減慢光速(群速度)。慢光意味著PhC波導的有效折射率大,以短波導也能確保較長的有效路徑長度,因此能實現調制器的小型化。

      在PhC的開發(fā)中,有將光速減慢到約1/1000萬的例子。不過,光速過慢的話,會出現帶寬非常窄的課題。在馬場教授的開發(fā)中,通過將光速減至約1/10,可在波長為1550nm附近的17nm帶寬下使用,而且“對溫度的依賴性也比較小,在100℃以上的溫度變化下也能運行”。

      據馬場教授介紹,這種復雜構造的元件乍一看好像很難制造,但“可以通過180nm工藝CMOS技術中使用的248nm KrF步進器制造”。

      導入MEMS技術

      有望縮小調制器尺寸的另一項技術是MEMS技術。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系研究科教授和田一實的研發(fā)小組在采用鍺(Ge)的電場吸收(EA)型調制器中采用了MEMS技術。由此,將調制器長度縮小至約30μm。其特點是可以使用無摻雜的鍺,而且利用MEMS技術還能使用于調制的波長范圍可變。

      采用鍺的EA型調制器和受光器一般通過對鍺進行摻雜或施加應變來改變調制和受光波長,但無法實現波長的可變控制,而且摻雜后,存在與其他元件在制造工藝上兼容性降低的課題。

      原本不發(fā)光的材料發(fā)光了

      剩下的最大課題就是發(fā)光元件。此前開發(fā)的光收發(fā)器的發(fā)光元件都無法與硅和CMOS兼容,因此要粘貼采用化合物半導體的發(fā)光元件。實現與CMOS兼容的發(fā)光元件可以說是技術的“夙愿”。

      現在,這個課題也在不斷取得突破。此前,由于硅和鍺屬于能帶結構為間接遷移型*的半導體,因此一直被認為基本不發(fā)光。但在最近一兩年,這個“常識”被打破,已經能夠看到利用鍺和硅實現發(fā)光元件的希望(圖8)。

    硅光子技術全面普及:體驗硅發(fā)光技術的進展(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硅光子 硅發(fā)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兰州市| 兰西县| 浦江县| 清水县| 澜沧| 永春县| 岑溪市| 金坛市| 九江县| 青田县| 玉龙| 宾阳县| 科技| 巢湖市| 大港区| 巢湖市| 攀枝花市| 中西区| 神池县| 田阳县| 光泽县| 上虞市| 泗水县| 东阿县| 香格里拉县| 衡东县| 利津县| 休宁县| 金秀| 沐川县| 闸北区| 平顶山市| 凤城市| 新丰县| 平罗县| 朝阳市| 清水河县| 赤峰市| 麻江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