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認識電路電流回路是關鍵
今天用電動自行車充電器電路的充電繞組輸出部分電路,其中包含防反接電路。來一步一步來圖示防反接功能的實現過程。
當充電器上電正常工作后,次極充電繞組經D1、C2濾波在電容C2上形成平滑穩定的+60V直流電。但由于防反接電路的存在(綠色方框內),在沒有接電池、電池嚴重虧電或電池接反,輸出端A、B兩點是測量不到電壓的。只有把電池的正極接A點,電池的負極接B點,并且電池的電壓不能低于15V(這里假設PNP三極管的Ueb導通閾值電壓為0.7V,電池電壓>0.7*71.3/3.3=15.12424242)。A、B兩端才有正常輸出。
下面具體看電池正確接入后,電路防反接功能的實現過程:

綠線所示,首先,電池的正極、A點、D點、R2、R3、B點回到電池的負極,由于串聯分壓在D、E兩點的電壓差>Q1 PNP三極管的Ueb導通閾值電壓(實際要查元件技術手冊), Q1PNP三極管的發射極、基極間導通。

藍線所示,電池的正極、A點、D點、 Q1 PNP三極管的發射極、基極、R2、R3、B點回到電池的負極,形成Q1 PNP三極管的發射極、基極電流回路,使Q1 PNP三極管的發射極、集電極導通。

紅線所示,濾波電容C2的正極、D點、Q1 PNP三極管的發射極、集電極、R4、C3、GND3、GND2,回到濾波電容C2的負極,形成電流回路給C3電容充電,C3電容上的逐漸上升,當C3電容上的電壓達到DB3雙向觸發二極管的導通閾值電壓,DB3雙向觸發二極管會導通。

紫線所示,濾波電容C2的正極、D點、Q1 PNP三極管的發射極、集電極、R4、R5、DB3、BT151的G極(參考極)、K極(陰極)、R6、GND3、GND2,回到濾波電容C2的負極,形成電流回路,觸發BT151單向可控硅導通。

黃色線所示,濾波電容C2的正極、D點、A點、電池的正極、電池的負極、B點、BT151單向可控硅、R6、GND3、GND2,回到濾波電容C2的負極,形成最終電池充電電流回路,給電池充電。
*********************************************
再來看看電池反接后的情形:電池正極、B點R3、R2、D點、A點、電池負極,雖能形成電流回路,但由于串聯分壓,使E點電壓高于D點電壓,逐使Q1 PNP三極管的基極電位高于發射極電位,發射結反偏,Q1 PNP三極管的發射極、集電極不能導通,后續就沒有導通,形成電流回路的條件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