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擬收購中芯北方股權
據每日經濟新聞、澎湃新聞等媒體報道,中芯國際日前宣布擬收購中芯北方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簡稱“中芯北方”)49%股權,以實現100%控股。與此同時,華虹半導體和芯聯整合等企業也相繼宣布收購計劃,掀起行業整合熱潮。
中芯北方成立于2013年7月,由中芯國際與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資設立,主要運營12寸晶圓成熟制程產線,涵蓋65至28納米制程范圍。其產線于2016年年中投產,目前月產能約7萬片。中芯國際目前在北京擁有3座12寸晶圓廠,分別為中芯北京、中芯北方和中芯京城。其中,中芯北京是中芯國際第一條12寸晶圓產線,成立于2002年。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北方的資產折舊已接近尾聲。如果按照5年折舊期計算,其資產折舊已完成;若按10年計算,也將在2026年完成。因此,此時收購其剩余股權對中芯國際的整體利潤影響有限。同時,包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一期”)在內的國資股東在多年投資后,也選擇逐步退出。
中芯國際表示,此次交易尚處于籌劃階段,交易對方初步確定為大基金一期、北京集成電路制造和設備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具體交易信息將以重組預案或報告書披露為準。
此外,華虹半導體于8月17日宣布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華力微電子控股權,以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上海華力微電子運營的華虹五廠成立于2010年,主要涵蓋55至28納米制程節點,月產能約3.8萬片。
與此同時,芯聯整合于2025年7月宣布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芯聯越州72.33%股權,交易價格為58.97億元人民幣。交易完成后,芯聯越州將成為其全資子公司。芯聯越州成立于2021年,專注于8寸晶圓制造,主營功率半導體如SiC MOSFET和IGBT元件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