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設備制造商在人工智能熱潮中受益,但受中國放緩影響第二季度收入下降5%
根據日經報道,領先的芯片制造設備廠商的盈利開始出現分化,這受到中國銷售疲軟和人工智能芯片需求上升的影響。
報告指出,前十名芯片制造設備廠商的合并凈利潤保持強勁,增長了約40%,達到94億美元——這是連續第五個季度增長,由人工智能需求推動。然而,其中一半公司在第二季度利潤同比下滑或增長速度低于去年同期。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補充說,在第二季度,披露中國銷售額的九家公司合計下降了5%,至93億美元,占總銷售額的30%——從2023年末到2024年初的約40%下降。
人工智能需求推動主要企業利潤增長
報告指出,受益于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公司中,泛林集團憑借其在 HBM 和先進邏輯芯片的沉積和蝕刻工具的強勁銷售,凈利潤激增 69%。KLA 也實現了 44%的利潤增長,這得益于其在先進封裝領域的檢測和測量設備增長。
KLA 表示,對于 2025 財年,公司維持其在晶圓廠設備(WFE)市場保持中個位數增長的最初預測。然而,正如 ijiwei 所指出,該公司也警告稱,今年中國整體需求預計將下降。
中國經濟放緩影響全球設備制造商
根據 ZDNet 的報道,應用材料公司在財季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為 73.2 億美元,同比增長 8%。然而,該公司對第四季度的預期遠低于華爾街的預期,公司指出中國銷售額的疲軟是主要因素。據報道,該公司 CEO 表示,預計來自中國的收入將同比下降約 15-20%。
中國需求放緩也影響了日本巨頭東京電子,日經新聞指出。該公司39%的銷售額來自中國,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而臺灣的增長無法彌補這一下降。
日經新聞指出,東京電子財務部門的副總裁川本博志表示,新興中國芯片制造商對成熟工藝產品的投資預期超過了預期。
屏幕總裁佐藤正也也評論了中國市場,指出當地設備供應商正在加速發展,特別是在存儲器和功率半導體領域,正如日經新聞所強調的那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