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全球首發,復旦大學團隊研制二維半導體芯片“無極”

    全球首發,復旦大學團隊研制二維半導體芯片“無極”

    作者: 時間:2025-04-03 來源:IT之家 收藏

    4 月 2 日消息,集成芯片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周鵬、包文中聯合團隊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維半導體材料的 32 位 RISC-V 架構微處理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504/468973.htm

    無標題.jpg

    據介紹,該成果突破二維半導體電子學工程化瓶頸,首次實現 5900 個晶體管的集成度,并在國際上實現二維邏輯芯片最大規模驗證紀錄,是由復旦團隊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技術,使我國在新一代芯片材料研制中,占據先發優勢。

    “反相器是一個非常基礎且重要的邏輯電路,它的良率直接反映了整個芯片的質量。”微電子學院教授周鵬介紹,二維材料不像硅晶圓可以通過直拉法生長出高質量的大尺寸單晶,而是需要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法來生長,這就導致了材料本身的缺陷和不均勻性。本項研究中的反相器良率高達 99.77%,具備單級高增益和關態超低漏電等優異性能,這是一個工程性的突破。

    無標題-1.jpg

    ▲將 ENIAC 和 Intel 4004 以及誕生年實現了加法上的運算聯系

    團隊通過柔性等離子(Plasma)處理技術等低能量工藝,對二維半導體表面進行加工,從而避免了高能粒子對材料造成的損害,充分發揮出二維半導體的優勢,也確保芯片質量。

    另外,成果產品具備單級高增益和關態超低漏電等優異性能。團隊通過嚴格的自動化測試設備測試,驗證了在 1 kHz 時鐘頻率下,千門級芯片可以串行實現 37 種 32 位 RISC-V 指令,滿足 32 位 RISC-V 整型指令集(RV32I)要求。其集成工藝優化程度和規模化電路的驗證結果,均達到了國際同期最優水平。

    相關成果于北京時間 4 月 2 日晚間以《基于二維半導體的 RISC-V 32 比特微處理器》(“A RISC-V 32-Bit MicroprocessorBased o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s”)為題發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安泽县| 新河县| 钟祥市| 万年县| 徐州市| 潼关县| 临西县| 江源县| 金湖县| 开江县| 余庆县| 文山县| 沧源| 林口县| 古田县| 白城市| 山丹县| 德阳市| 东至县| 永德县| 德州市| 山阴县| 宁德市| 凌云县| 平罗县| 宁海县| 客服| 郸城县| 十堰市| 巩义市| 广饶县| 娄烦县| 都匀市| 玉屏| 云霄县| 五河县| 房产| 长宁区| 松江区|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