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電磁輻射元兇,你用頻點找到的么?

    電磁輻射元兇,你用頻點找到的么?

    作者: 時間:2024-12-06 來源:硬十 收藏

    在電磁兼容()實驗中,通過超標頻點推測問題源是常見的方法。不同接口和電路特性往往對應特定的頻率特征。以下是常見接口或電路問題對應的頻點特性總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412/465268.htm

    1. USB 接口

    • 頻點范圍:

      • 60 MHz、120 MHz、240 MHz:與 USB 2.0 的時鐘頻率(480 Mbps 的倍頻)相關。

      • 125 MHz、250 MHz:USB 3.0 超高速信號(5 Gbps)相關的倍頻。

    • 原因可能是:

      • 差分信號不平衡,導致共模電磁輻射。

      • 屏蔽層連接不良或沒有良好的接地。

      • 端接電阻不匹配,導致信號反射。


    2. 以太網(RJ45 網口)

    • 頻點范圍:

      • 125 MHz、250 MHz、375MHz、500 MHz:與 1000BASE-T 千兆網相關(125 MHz 基頻的倍頻)。

      • 62.5 MHz:與 100BASE-T 相關。


    • 原因可能是:

      • 變壓器耦合不良,泄漏電磁輻射。

      • 差分對不平衡或 PCB 走線不規范。

      • 沒有合理的共模濾波設計。


    3. HDMI 接口

    • 頻點范圍:

      • 148.5 MHz:常見于 1080p/60Hz 分辨率的視頻時鐘頻率(TMDS 時鐘)。

      • 297 MHz:常見于 4K/30Hz。

      • 594 MHz:常見于 4K/60Hz。

      165 MHz:常見于某些顯示模式。

    • 原因可能是:

      • TMDS 信號的高頻分量泄漏。

      • 屏蔽層不完善,屏蔽效能不夠。

      • 電纜接頭接地不良,導致共模干擾。

      HDMI 數據速率(TMDS 信號)較高,其諧波分量容易擴展到 350 MHz

      • 特別是在 1080p 或更高分辨率的模式下,時鐘頻率(如 148.5 MHz)的高次諧波可能影響到 350 MHz。

      • 原因可能是:

        • TMDS 差分信號不平衡,導致共模噪聲泄漏。

        • HDMI 電纜屏蔽效果不足。




    4. 電源(DC-DC 轉換器或開關電源)

    • 頻點范圍:

      • 開關頻率及其倍頻:例如 100 kHz 開關頻率,可能在 200 kHz、300 kHz 等倍頻超標。

      • 低頻段噪聲:例如幾十 kHz 至幾 MHz 的范圍。

    • 原因可能是:

      • 開關節點設計不合理,功率環路設計不合理,產生高 dv/dt 和 di/dt。

      • 輸入輸出電纜未加濾波器。

      • 電感輻射或電容耦合。


    5. PCIe 接口

    • 頻點范圍:

      • 100 MHz:PCIe 基準時鐘頻率。

      • 2.5 GHz、5 GHz、8 GHz:PCIe 數據速率相關(1/2、全速頻率)。

    • 原因可能是:

      • 差分信號不對稱或阻抗不匹配。

      • PCB 設計中的信號走線過長或過于復雜。



    6. SATA 接口

    • 頻點范圍:

      • 1.5 GHz、3 GHz、6 GHz:SATA I/II/III 數據速率相關。

      • 50 MHz、100 MHz:控制時鐘信號相關。

    • 原因可能是:

      • 信號完整性差或屏蔽設計不足。

      • 電纜設計問題。


    7. Wi-Fi 和藍牙模塊

    • 頻點范圍:

      • 2.4 GHz:Wi-Fi/Bluetooth(802.11b/g/n 和 BLE)。

      • 5 GHz:Wi-Fi(802.11a/ac/ax)。

    • 原因可能是:

      • 天線設計不合理或屏蔽不足。

      • 功放或混頻電路引入寄生信號。


    8. 晶振電路

    • 頻點范圍:

      • 晶振頻率及其諧波:例如 12 MHz、24 MHz 或 25 MHz、50 MHz。

    • 原因可能是:

      • 晶振負載電容設計不當。

      • PCB 布局導致諧波過強。


    9. 顯示接口(如 LVDS 或 eDP)

    • 頻點范圍:

      • 50 MHz - 150 MHz:典型時鐘頻率范圍。

      • 數據頻率的倍頻:如 60 MHz、120 MHz 等。

    • 原因可能是:

      • 信號線屏蔽不足或布線干擾。

      • 差分信號不對稱。


    10. CAN 總線

    • 頻點范圍:

      • 500 kHz、1 MHz:典型總線速率相關諧波。

      • 較高頻率倍頻如 3 MHz、5 MHz

    • 原因可能是:

      • 終端電阻不匹配,信號反射。

      • 總線電纜屏蔽不良。


    以上列舉了常見接口和其可能的電磁輻射問題頻點。在實際調試時,可以結合設備的功能和布局,縮小排查范圍,例如使用近場探頭定位干擾源,或通過屏蔽、濾波等手段逐步驗證。

    排查建議

    1. 頻譜分析儀檢測:

    • 使用頻譜儀和近場探頭確認 350 MHz 的干擾源位置。

    • 檢查是否是特定接口或區域輻射出的。

    • 屏蔽和接地優化:

      • 檢查可能的屏蔽不良區域,尤其是高速接口和開關電源部分。

    • 濾波處理:

      • 針對高頻諧波問題,增加 EMI 濾波器或改善 PCB 設計中的濾波措施。

    • 測試斷開特定接口:

      • 逐步斷開 HDMI、網絡接口、USB 等,觀察輻射變化以鎖定問題來源。


      整改的幾個常用方法:

      1. 電纜屏蔽

      • 在電纜上增加屏蔽層,減少輻射干擾的傳導與輻射效應。

    • 屏蔽層接地

      • 確保電纜屏蔽層有效接地,以引導干擾電流進入地面,避免電磁輻射。

    • 磁環濾波

      • 在電纜上增加磁環(鐵氧體磁環),抑制高頻干擾信號的傳播。

    • 電容濾波

      • 在干擾路徑中增加電容器,通過對高頻干擾信號進行旁路濾波來減少噪聲。

    • 感性元件濾波

      • 使用電感器對電流中的高頻干擾進行阻斷,與電容結合形成LC濾波網絡。

    • 降低地阻抗

      • 優化接地設計,減小接地阻抗,減少地線上的高頻電流引發的電磁干擾。

    • 源頭濾波

      • 在干擾源頭增加濾波器件,例如LC濾波器或π型濾波器,直接在源頭減少干擾信號。

      以上方法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可通過實驗逐步驗證其效果。每個方法都有特定的應用場景和適用頻率范圍,建議在整改時優先解決主要干擾源,以達到最佳效果。

      屏蔽

      磁珠為什么可以抑制干擾

      TVS 管性能及選型

      USB3.0案例,TVS對眼圖的影響

      防護電路中的元器件(TVS、空氣放電管、壓敏電阻)

      99%的工程師不知道增加TVS管對高速信號的影響是什么?

      (RE)和SI的矛盾點——高速信號上升沿陡峭性

      為什么用導電布屏蔽效果比用銅箔好?

      外殼接地,為什么“然并卵”?




    關鍵詞: EMC 靜電測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县级市| 潼关县| 淳化县| 东海县| 博乐市| 双桥区| 松桃| 长海县| 扎兰屯市| 克什克腾旗| 平湖市| 惠东县| 垫江县| 瓦房店市| 雷山县| 新兴县| 黄平县| 长阳| 滨海县| 襄城县| 武平县| 集安市| 正宁县| 永靖县| 汕尾市| 高清| 阿坝| 兴安县| 武山县| 横山县| 定州市| 延庆县| 兴业县| 富宁县| 巨野县| 浑源县| 马龙县| 得荣县| 田林县| 富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