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用示波器對單片機I2C時序進行圖形波形分析的試驗小結

    用示波器對單片機I2C時序進行圖形波形分析的試驗小結

    作者: 時間:2024-01-17 來源:竣達鵬城Steven 收藏

    一技在手天下我有!如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用煩請收藏轉發加關注喲~筆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401/454918.htm

    對于開發的朋友來說,協議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有太多的器件,采用的都是通過來進行相應的設置。今天,我們就隨便聊聊這個協議。

    I2C協議中最重要的一點是I2C地址。這個地址有7位和10位兩種形式。7位能夠表示127個地址,而在實際使用中基本上不會掛載如此多的設置,所以很多設備的地址都采用7位,所以本文接下來的說明都是基于此。

    I2C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主—從”。對于從設備來說,它是啥都不干的,更不會自動發送數據;而主設備,則是起到控制作用,一切都是從它開始。

    除了GND以外,I2C有兩根線,分別是SDA和SCL,所有的設備都是接到這兩根線上。那么,這些設備如何知道數據是發送給它們呢?這就得依靠前面所說到的地址了。設備I2C的地址是固定的,比如0x50,0x60等等。因為只能有127個地址,地址沖突是很常見的,所以一般設備都會有一個地址選擇PIN,比如拉高時候為0x50,接地為0x60。如果無論拉高還是接地,都和別的芯片有沖突,那該怎么辦呢?答案是:涼拌,沒辦法。遇到這種情況,只能換芯片了。

    我們來看I2C協議中的數據傳輸時序圖:


    SCL是時鐘,SDA承載的是數據。當SDA從1變動到0,而SCL還是1時,表示開始數據傳輸。接下來的7位,就是設備的地址。緊接著的是讀寫標志,其為1時是讀取,為0則是寫。如果I2C總線上存在著和請求的地址相對應的設備,則從設備會發送一個ACK信號通知主設備,可以發送數據了。接到ACK信號后,主設備則發送一個8位的數據。當傳輸完畢之后,SCL保持為1,SDA從0變換到1時,標明傳輸結束。

    從這個時序圖中可以看到,SCL很重要,并且哪個時鐘沿是干嘛的,都是確定好的。比如,前面7個必定是地址,第8個是讀寫標志,數據傳輸必須是8位,必須接個ACK信號等等。

    前面的時序圖并沒有標明數據傳輸的方向,我們現在看看寫操作的數據流向:


    網格的是主設備發送的,白色格子是從設備發送的。從圖示中可以看到,對于寫操作,從設備都只是發送ACK進行確認而已。

    而讀操作的數據流向,就有所不同,如圖:


    這時候,從設備除了發送ACK以外,緊跟著的還有數據。


    我們用示波器來查看波形圖,以便于理解。


    將示波器的X和Y分別接到SDA和SCL,得到波形并分析如圖:


    I2C的概念原理網上都有就不說了,這里只把我把兩個開發板通過I2C通訊的調試經驗記錄分享一下。


    I2C要求要有一個主設備,負責發起請求和控制時鐘;其它為從設備,通過設備ID地址來識別并響應主設備請求。主從設備要輪流控制SDA。一開始我沒搞明白這一點,直接加了寫I2C數據代碼,然后用示波器在SDA和SCL腳測量,卻只能找到些凌亂的波形,沒有預期的效果。后來把從設備接上,兩邊寫好代碼,互相有了響應,這才在示波器上看到波形。

    這里我找了一個主設備往從設備寫數據的例子,代碼如下:

    char buf[128];

    int len;

    strcpy(buf,"..huz_hello_i2c/n");

    len=strlen(buf);

    //deviceid: 0x3c

    write_i2c(0x3c, buf , len);

    接收端的代碼比較簡單,就不貼了。

    將示波器的X和Y分別接到SDA和SCL,得到波形并分析如圖:


    從圖中可知時序如下:

    1. 由主機發起,在SCL為高電平時,SDA由高到低切變,形成開始信號;

    2. 接著是7位地址和一位讀寫標志,這里7位地址為0111100,即0x3c,正是我們代碼中設置的地址ID;最后一位為0表示寫操作;

    3. 接著在下一個時鐘,主機以高電平狀態釋放SDA,這時從機響應,將SDA拉低了;

    4. 接著是兩個8位數據00101110與響應,即0x2E,正是“.”號的ASCII碼,符合預期輸出;

    5. 還有其它數據和最后的停止位,圖中被截掉了。

    從圖中可知,縱向一格是200mV,則SDA和SCL的電平大概就是350mV;由于信號筆上設置了信號x10,因此實際電平應該大概是3.5V(理論上應該是3.3V)。橫向一格是25us,10個時鐘周期大概用了4格,即4x25us=100us,平均每個時鐘周期是10us,可算出傳輸頻率為1/10us=100,000/s,即100k bps。

    另外,對于讀從設備內容,基本流程是主設備先往從設備寫一個命令,然后再輸出讀取命令,然后才由從設備發送數據。過程類似,不再具體分析了。

    下圖示例中,主機先向從機寫了一個地址命令,然后重新開始并進入讀取周期。


    分析波形可檢測出I2C通信工作是否正常,是否符合預期,對我們編程調試診斷有輔助作用。




    關鍵詞: 嵌入式 I2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茅市| 德化县| 松原市| 芜湖县| 清流县| 黎平县| 淮阳县| 左云县| 江川县| 临沧市| 木里| 洪洞县| 班戈县| 台中市| 互助| 萨迦县| 玛沁县| 宝兴县| 揭西县| 仙居县| 密云县| 且末县| 松溪县| 道真| 奈曼旗| 宣恩县| 军事| 枝江市| 阳东县| 雅安市| 津市市| 永宁县| 花莲县| 习水县| 高要市| 阿拉善左旗| 赤水市| 寿阳县| 天长市| 昌宁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