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 中國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市場洞察,2023》報告正式發布
車聯網(含智能網聯車)成為未來經濟發展重中之重。2021年,中國汽車制造業規模達到8.7萬億元,GDP占比達到7.5%,作為支柱型產業持續推動工業發展,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與此同時,中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迎來快速發展期,2021年市場五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5%。而車聯網是汽車制造與軟件、通信領域融合應用的重要方向,對于促進汽車制造、軟件信息、通信等產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網聯汽車規模為7,8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1.5%。到2026年全球自動駕駛車輛規模為8,930萬輛,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8%。車聯網是"十四五"規劃中重要的"新興基礎設施",是實現終端用戶對汽車智能、網聯需求的重要路徑,是技術提供商進行技術創新、產品推廣的必爭之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310/451332.htm隨著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深度融合,車云路一體協同發展,網絡暴露面擴大,車聯網網絡安全風險快速升高。除車聯網傳統的IT側風險外,智能網聯汽車本身也面臨諸多安全挑戰,例如車載軟件系統容易受到黑客攻擊,導致車輛被遠程操控;傳感器數據可能被篡改,使自動駕駛系統受到干擾;泄露用戶數據等。因此,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推廣,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對于車企而言,智能網聯車業務面臨嚴峻的安全挑戰,車聯網安全建設在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必不可少。
IDC對車聯網安全市場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后,正式發布《IDC 中國車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市場洞察,2023》報告,本次報告核心結論如下:
● 智能網聯車的快速發展成為車聯網市場快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而智能網聯車需要基于大量的軟件支撐,也導致車機本身面臨安全風險,進一步可能對汽車的駕乘人員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危害。
● 車企在車聯網安全建設方面仍處于早期階段,這與高速發展的智能網聯車市場節拍不一致。國際上智能網聯汽車的強制性信息安全法規——UN/WP.29 R155對汽車企業及相關產業鏈提出了嚴格要求,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在快速推進中。這將促進車聯網安全市場的快速發展。
● 車聯網安全可以拆分成云端安全、車云通信網絡安全、V2X安全、車端安全、安全咨詢(出海合規、數據跨境等)等幾個子市場,國內車聯網安全相關的企業布局各有側重點,未來幾年仍將是技術投入期。
針對技術買家,IDC有如下建議:
● 車企出海是必然,積極著手車聯網安全相關建設,遵從國際強制的法規(如UN/WP.29 R155等)及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是確保車企智能網聯車業務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
● 為確保供應鏈相關產品的網絡安全,車企需要對Tier1等產業鏈條中的企業提出明確的網絡安全要求,確保包括智能網聯車在內的車聯網整體的安全。
● 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建設。對于車企而言,智能網聯車業務的發展帶來的是對安全人才需求的迫切度提高,無論對外還是對內部,都需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 篩選一批合格的車聯網安全企業合作,積極試點,提前布局車聯網安全建設,將安全轉換成企業的品牌價值,讓合作伙伴及消費者充分信任并放心使用。

IDC中國市場研究總監王軍民表示,國內對智能網聯車的需求量巨大,購買能力強勁,但并未充分釋放出來。在此背景下,車企出海“攻城拔寨”將成為一種趨勢。車聯網市場的繁榮發展是車聯網安全市場規模增長的前提,目前看,這仍需幾年的發展時間。隨著國內外合規驅動力的大幅提升,相關車聯網安全企業需要持續加大技術投入,靜心沉淀,耐心等待車聯網安全市場紅利期的來臨。
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內容和數據均來源于IDC所發布的報告,所有內容及數據均為我公司所有。未經IDC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