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變革:了解汽車制造商正在采用的組合式業務的‘四大原則’
《汽車新風向雷達(2022年6月刊)》(Automotive Disruption Radar)列舉了推動汽車行業快速變革的26個驅動因素。從確保自動駕駛汽車微芯片的安全,到遵守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法律法規,再到擴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汽車制造商面臨著愈發多變和復雜的環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2208/437370.htm
由于需要時刻預測和把控整個行業的變革浪潮,汽車制造商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敏捷的反應來應對當前的工作。因此,數字化轉型一直是最熱門的企業戰略選擇。成功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更善于以較低的成本創造出更高質量、更加定制化的產品。
但成功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屬于少數,事實上70%的項目沒有達到目標。為了提高項目成功率,汽車制造商眼下正在轉向一個叫做‘組合式業務’的概念。這個概念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機構預測并應對技術、市場與客戶需求突然變化的能力。
什么是組合式業務?
Gartner認為未來的業務是組合式業務。這個由Gartner所創造的術語描述的是一個“面對不確定性時具有實時適應性和韌性”的組織架構。Gartner提出的四大組合式業務原則是:
· 模塊化
· 編制化
· 善于發現
· 自主性
組合式業務的核心是模塊化。汽車制造商如果使用易于制造且可互換的部件來構建業務元素,就能在面對變革性事件時更快、更容易地創建,更新或替換這些元素。組合式業務元素可以涵蓋產品、服務、響應、體驗和組織機構。
數字化轉型項目掀起了一股“組織編制變革風”。除了模塊化之外,組合式制造商還需要將業務部門從孤島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輕松地協調項目工作、共享數據并合作創建應用。
組合式業務的第三個原則是善于發現。在組織中只有不斷涌現優秀的解決方法才能應對企業外部和內部的變化,組合式制造商需要鼓勵想法的提出,并建立獎勵、完善和實施這些想法的機制。不僅要在變革中生存,還要在變革中茁壯成長。
培養自主文化
從變革中獲益的最有效途徑就是擺脫它的影響。如果將繁瑣、自上而下的戰略強加到推動組合式業務的數字化轉型中,那么會導致企業丟失從轉型中獲得的敏捷性和適應性。因此,組合式制造商需要培養自主文化。
一家企業的反應速度取決于其最慢的業務部門,組合式制造商應為其業務部門提供變革的機會,以及迅速響應所需的權限和資源,以此來提升整個企業的敏捷性和適應性。自主文化的重點是對于小范圍的碰壁企業采取鼓勵的態度,越快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越快將經驗付諸實踐。
為什么低代碼是完美的組合式業務工具
在采納了組合式業務的四項原則后,迎接變革的汽車制造商應該開始著手收集執行這些原則所需的工具。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發現,與組合式業務原則最匹配的工具是低代碼應用開發平臺。
低代碼應用由模塊化元素構建而成。這些元素可以在整個企業中共享,進而鼓勵企業創建打破孤島并實現全企業密切協作的應用。每個業務部門都可以使用共享庫中的應用和模板,當某一團隊束手無策時,可以參考共享庫中公司其他團隊開發的解決方案。通過直觀的西門子低代碼界面,不同能力水平的公民開發者都能夠根據自己所面臨的具體挑戰構建專門的應用,自主解決各種問題。
盡管組合式業務的原則看似簡單直觀,汽車制造商仍需要投入精力和資金才能讓這些原則發揮最大作用。企業需要考慮在某些情況下重新構建現有的系統,而且最好使用低代碼應用開發平臺的模塊化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合式業務如何幫助汽車制造商擁抱變革,敬請參閱西門子低代碼的《數字化執行手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