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高校AI人才培養項目啟動 未來或成立一級學科
4月3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創新工場AI工程院和北京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在北京舉行開班儀式,這是國內首個高校AI人才培養計劃。
圖靈獎獲得者John E.hopcroft,深度學習開創者、神經網絡之父Geoffrey Hinton以及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北京大學王立威等中美人工智能領域的著名專家擔任培訓導師。
中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國際培養計劃為公益性質,老師學生的課程都將免費。完成培訓并經考核合格者頒發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學四方蓋章的結業證書。
據介紹,該培養計劃2018年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高校教師人工智能培訓班”,二是“高校學生DeeCamp人工智能訓練營”。今年將培養100名教師和300名學生,按教育部規劃,此大型計劃更將在五年內培訓頂尖高校至少500位AI教師、5000位AI學生,打造全球最大規模AI人才批量培訓計劃。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許濤介紹,希望通過項目實施,達到以下目標:一是進一步提升中高校人工智能師資力量與水平;二是進一步提升中國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能力與水平;三是進一步建設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學科體系;四是推動中美高校人工智能教育與科研的交流合作。
許濤透露,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學科體系,正在研究設立人工智能專業,推動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建設。據介紹,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通過科教融合、學科交叉、進一步提升高校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
此外,以此次培養計劃為基礎,設立“中美大學人工智能人才合作培養計劃”,為高校師生提供赴美人工智能專項獎學金,還將聯合美國相關高校成立“中美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養聯盟”,以促進中美人工智能領域的教育交流合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