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IBM、MIT和哈佛發起新基因組計劃:用AI研究癌癥

    IBM、MIT和哈佛發起新基因組計劃:用AI研究癌癥

    作者: 時間:2016-11-15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據計算機世界網站近日報道,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將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及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攜手,研究數千個對癌癥藥物產生耐藥性的病例,希望通過厘清耐藥性產生的機理,研發新一代抗癌藥物和療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11/340194.htm

      布羅德研究所基因組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解釋稱,盡管有越來越多的療法能抑制癌癥數月甚至數年,但大多數癌癥最終仍會卷土重來,部分原因在于腫瘤發生了變異,產生了耐藥性。該研究所負責人艾瑞克·蘭德表示,美國每年約有60萬人死于癌癥,其中耐藥性是“罪魁禍首”。盡管科學家們已為少數癌癥病例找到了耐藥性產生的原因,據此研發出新療法,但大多數癌癥病例的耐藥性還未被完全理解。

      有鑒于此,和MIT以及哈佛大學發起了一項新的為期5年、投資5000萬美元的癌癥基因組計劃,對數千個抗藥腫瘤進行研究,并利用“沃森”強大的計算和機器學習能力幫助理解癌癥如何對藥物產生耐藥性。所有資助來自公司。

      按照計劃,布羅德研究所將測出那些最初對癌癥療法有反應但最終產生抗藥性的腫瘤基因組序列;然后使用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在實驗室進行大規模的癌癥抗藥性研究,找到腫瘤的“軟肋”。之后,IBM的科學家將使用“沃森”分析這些數據并確定基因組模式,幫助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們預測藥物的過敏性,以及哪些腫瘤可能對哪些藥物產生抗藥性。

      本月初,IBM和奎斯特診斷公司發起了“沃森基因組學”研究。這是“沃森”在基因組學領域的最新應用,將認知計算同腫瘤基因組測序結合起來。科研人員利用“沃森”研究匿名病人的數據,更好地理解癌癥耐藥性背后的分子機理,解決癌癥基因組學面臨的挑戰并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促進個性化醫療的發展。

      IBM研究認知解決高級副總裁約翰·凱利說:“我們希望,這一努力能產生重大突破,未來病人能擁有更多治療選擇。”



    關鍵詞: IBM A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遂川县| 鄂伦春自治旗| 达孜县| 陇川县| 巴东县| 盖州市| 临潭县| 黔南| 资兴市| 嘉荫县| 宝丰县| 呼和浩特市| 金堂县| 武城县| 杭锦旗| 彭州市| 兴化市| 怀集县| 南平市| 义马市| 布拖县| 昆明市| 金乡县| 灵山县| 修文县| 长垣县| 临夏市| 射洪县| 阳原县| 高雄市| 华亭县| 冷水江市| 龙泉市| 延川县| 深泽县| 昭平县| 彭水| 麻栗坡县| 福鼎市| 辽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