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單片機的快速代碼生成方法

    基于單片機的快速代碼生成方法

    作者: 時間:2016-10-1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基于模型設計是國外流行的一種先進的嵌入式系統開發方式,該方式主要利用開發工具Simulink以及Matlab的 RTW(Real—TimeWorkshop)工具箱的代碼生成功能,采用IAR作為中間工具,將RTW生成的C語言代碼轉為為在單片機 中可以運行的HEX文件,最后通過軟件來驗證代碼的正確性。該方法無需設計者精通各種編程語言,只需了解設計規范與實現原理,極大地降低了嵌入式系統開發難度,縮短了開發周期,并且能夠保證代碼的高效性、可靠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10/307262.htm

    關鍵詞:基于模型的設計;;Real—;;

    隨著軟硬件技術的不斷發展,系統的開發周期顯得越來越重要,但開發的時間與系統安全性之間又有一定的沖突。假如依舊采用傳統的編寫代碼的方式,顯然企業將會失去很多的機會。文中介紹一種基于模型的的方法,可以滿足這種高性能和快節奏研發的需求。MATLAB集成了各類應用領域的專用庫函數和模塊,用于數值計算、系統建模的軟件包。

    Simulink工具可以對分系統或單個仿真模型進行設計。RTW(Real—Time Workshop)是MATLAB提供的自動化代碼生成工具,將Simulink模型框圖轉化為標準的C語言代碼。學會利用 MATLAB/Simulink創建仿真模型,利用MATLABRTW工具,通過這種方式在IAR環境中對Simulink模型進行集成和調用,從而輔助在科研及工程實踐中準確、通用快速的建立分布交互仿真體系結構下的嵌入式系統仿真模型。該方式主要利用Matlab的RTW(Real- TimeWorkshop)工具箱的代碼生成功能。本文介紹一種基于MATLAB/RTW實現實時仿真與嵌入式系統開發的方法,方法涉及以下的開發環境:

    Microsoft Windows 7;

    MATLAB VersionR2010b;

    IAR430V5.3;

    Proteus7.8。

    1 嵌入式開發技術的基本流程

    該方式主要利用Matlab的RTW(Real—TimeWorkshop)工具箱的代碼生成功能。采用IAR作為中間工具,將RTW生成的C語言代碼轉為為在單片機中可以運行的HEX文件,最后通過Proteus軟件來驗證代碼的正確性,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

    a.jpg

    2 建立了Simulink模型并生成了RTW代碼

    到此模型代碼生成的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完畢,保存好模型,取名為Key_test。下一步就是打開Real—Time Work—shop選項中的Build按鈕,之后Matlab將自動生成模型代碼。在Matlab的命令窗口中顯示如下內容:

    ### Connecting to IAR Embedded Workhench…

    ### Writing source file key_led_430_data.e

    ### Writing source file key_led_430_main.c

    到此,模型的代碼也成功生成。

    b.jpg

    3 RTW生成代碼

    3.1 RTW生成代碼的原理

    RTW可以直接從Simulink模型生成代碼并且自動建立可以在不同環境下運行的程序,這些環境包括實時系統和單機仿真。RTW為用戶系統設計到簡單實現提供了簡易的接口,它的代碼生成器完全結構化,可開放可擴展。此外,RTW還為用戶提供了TLC(目標語言編譯器)以擴充自身的功能,使得生成的實時代碼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運行,這主要是通過生成目標板硬件的硬件驅動程序實現的。

    RTW提供了兩種實現方式:一般模式和外部模式。一般模式下,RTW生成模型的實時源程序和可執行程序,直接在目標機的實時操作系統上運行,但是不提供實時監控和實時參數修改的功能。

    RTW允許自定義構造,它既可以在自定義環境下工作,也可以在已經存在的環境下工作。構造(Build)過程有make_rtw文件控制。首先,make_rtw文件編譯simulink的模塊框圖,生成exmodel.rtw文件,然后make_rtw啟動TLC產生代碼,接著,make_rtw文件調用模塊make文件grt_default.tmf生成exmodel.mk文件。最后,如果目標主機與Hos宏定義相匹配,就調用make文件從源程序生成可執行程序。

    此外,make是一個功能函數,它可以編輯和連接生成碼,并且生成可執行程序。RTW調用make建立實時可執行程序,make文件由模板make文件生成,生成的make文件的名字是exmodel.mk,通過修改make文件可以對構造過程進行定制。RTW將exmodel. mk傳遞給make功能函數,make直接負責編譯模型源程序和鏈接。

    MATLAB本身會為用戶提供一些適用于各類目標硬件的目標文件,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用戶需求的限制,因此,建議選擇grt_tlc作為系統目標文件,但是grt_tlc生成的代碼是運行于DOS下的,缺少一些與目標硬件相匹配的中斷向量表和存儲器配置等文件。

    3.2 RTW生成代碼

    RTW生成的代碼都源于模板,下面這個例子中所選擇的模板是War.tlc。下面介紹該算法所涉及的函數與數據結構。

    用RTW自動生成的代碼包含如下函數:

    1)Main,包含在war_main.c文件中,是算法的主要函數,由它調用其他的函數。

    2)rt_OneStep,包含于war_main.c文件中,是算法的最主要結構,由Main調用,同時也調用Matlab_Test_step函數用以完成了模型的具體操作要求。

    3)Matlab_Test_initialize,包含在Matlab. Test.c文件中,由Main函數來調用,用來初始化模型。

    4)Matlab_Test_step,包含在Matlab_Test.c中,由rt_OneStep調用,在該函數中描述具體模型的輸入與輸出的關系。

    用RTW自動生成的代碼包含如下數據的結構:

    ①Matlab_Test_Y,用以存儲輸出信號的量值。

    ②用Matlab_Test_U,用以存儲輸入信號的量值。

    4 采用IAR將RTW生成的C語言轉為HEX文件

    打開IAR,建立一個空工程,并加入生成的代碼,生成IAR工程,單擊右鍵,在菜單中選擇Options,在對話框中的General Options目錄下的Target子頁面中選擇芯片類型MS P430F2252,在Linnker目錄下的Output子頁面中,將輸出文件名定義為Key_board.hex,并在Output項中選擇 intel-extended,再單擊工具欄按鈕,編譯工程(圖3),窗口下部的信息顯示編譯成功。

    c.jpg

    5 實驗仿真結果

    打開Proteus軟件,新建一個工程文件,選擇,正確地連接基本電路;連接好的電路圖如圖4所示。

    d.jpg

    點擊Debug菜單后,選擇Use Remote Debug Monitor的選項。然后,雙擊MSP430F2252器件,之后彈出來器件編輯對話框,最后在Program File選項中選擇IAR所生成的HEX文件,進行仿真實驗。

    6 結論

    實驗結果證明,基于Matlab環境下生成的代碼的可靠性很高。通過Proteus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出來,由Matlab生成的代碼同樣具有正確性。節省了很多繁重的工作和時間,具有很大的實際指導意義。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阜市| 荣成市| 黔江区| 紫阳县| 大竹县| 西青区| 昌都县| 晋城| 怀来县| 卢龙县| 凤冈县| 台南县| 宜良县| 界首市| 南召县| 梁山县| 施甸县| 临海市| 罗甸县| 广平县| 右玉县| 项城市| 儋州市| 民权县| 普定县| 诸城市| 右玉县| 长岭县| 灵寿县| 南投县| 罗甸县| 香港 | 乐安县| 岗巴县| 达日县| 江达县| 秭归县| 南木林县| 西畴县| 汉源县| 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