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實境體驗崛起 VR、AR、MR技術大不同

    實境體驗崛起 VR、AR、MR技術大不同

    作者: 時間:2016-04-12 來源:Digitimes 收藏
    編者按:各種R讓人迷了眼,VR、AR、MR都是利用電腦生成3D模型的技術,但3D模型的呈現方式,以及觀眾與3D模型的互動程度則各有不同。

      一般人都知道虛擬實境()是一種透過電腦程式打造虛擬世界的技術,但隨著擴增實境()、混合實境(MR)概念相繼出現,許多人不免產生混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201604/289515.htm

      為了能更清楚解釋這些概念的差異,TIRIAS Research將各種“實境”技術做了簡單的分類。在TIRIAS的分類中,與現實世界最接近的便是JASS (Just Another Smartphone Screen),目前有不少廠商皆已投入第二智能型手機屏幕的研發。

      這類屏幕裝置與智能型手機相連,使用的是輕型電池,并有可能與使用者的眼鏡結合,但并不屬于真正的“實境”技術。

      則是以電腦生成的3D封閉環境為主,與現實世界間也沒有直接的連結。使用者可在虛擬世界中自由探索,但前提是要先有一臺頭盔,以及周邊操縱裝置。

      與Google Cardboard、蔡司(Zeiss)VR One等以智能型手機為基礎的VR裝置相比,Oculus Rift、HTC Vive、Sony PlaySation VR等高階VR裝置需要更強大的運算及繪圖能力。

      中虛擬及現實元素所占的比例較為平均。使用者戴上裝置后還可看見周遭的現實世界,但AR生成的各種電腦圖像或聲音,將可覆蓋現實環境。TIRIAS并將AR再細分為平面實境(Flat Reality;FR)、透明實境(Transparent Reality;TR)、混合實境(MR)。

      平面實境(FR)指的是使用者可透過平面屏幕,觀看真實世界的單視域(monoscopic)影像,影像上有時候會覆蓋電腦圖像或是立體音響。FR與其他AR、VR技術最大的不同點在于,使用者只要有一臺具有影像平移功能的平面屏幕裝置,便可體驗FR,而不需額外的硬體插件。

      透明實境(TR)則是會在使用者注視的物件上,生成透明影像。由于目前技術還無法憑空生成畫素,因此還需要能夠嵌入眼鏡的透明屏幕做為媒介,而鏡框則是可用來安裝擴音裝置。Google Glass是市面上第一個TR產品,Sony的SmartEyeGlasses開發系統與蔡司投資的Smart Optics則有可能進一步運用在MR技術。

      MR以TR為基礎,結合了上述各個實境科技的頂尖技術。不論使用者如何移動,MR都可透過頭盔捕捉的影像,在現實物件前覆蓋上即時、無延遲的影像。MR運作有賴感測器、通訊、運算技術間的密切配合,因此相當具有挑戰性。不論是微軟(Microsoft)或DAQRI的MR頭盔都相當笨重,價格也十分昂貴。



    關鍵詞: VR AR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于都县| 阿坝县| 南平市| 开江县| 阿拉善左旗| 泰州市| 大关县| 红河县| 马关县| 舒兰市| 吉木乃县| 舒城县| 兖州市| 涿鹿县| 昌都县| 南城县| 卫辉市| 陇西县| 瑞昌市| 涞水县| 锡林浩特市| 正镶白旗| 花莲县| 柞水县| 微山县| 蓬溪县| 大理市| 鄢陵县| 湄潭县| 电白县| 临湘市| 宣恩县| 伊金霍洛旗| 临城县| 邵阳市| 大连市| 广汉市| 黎城县| 永州市|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