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新開發FinFET整合III-V族與矽材料

    新開發FinFET整合III-V族與矽材料

    作者: 時間:2013-11-13 來源:hc360 收藏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宣稱開發出全球首款在300mm晶圓上整合III-V族與矽晶材料的3D化合物半導體。IMEC的新制程目標是希望能持續微縮CMOS至7nm及其以下,以及實現混合CMOS-RF與CMOS光電元件的化合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85399.htm

      隨著晶片微縮即將接近原子級的限制,業界致力于提高晶片性能與降低功耗的各種方法逐漸面臨瓶頸。透過為矽晶整合更高性能的材料,例如可提供更高載子速度與更高驅動電流的III-V族電晶體通道,這種新的化合物半導體可望超越矽晶本身性能,持續微縮至更制程。

      首款在300mm晶圓制造的III-V電晶體,采用磷化銦(InP))與砷化銦鎵(InGaAs)化合物。

      英特爾(Intel)與其他公司已在嘗試結合III-V族材料(如砷化銦鎵與磷化銦)與傳統矽晶基板的化合物半導體了,但一直無法克服材料之間原子晶格難以匹配的挑戰。而今,IMEC聲稱已經成功實現一種晶圓級制程,透過擷取晶體缺陷的長寬比、溝槽結構與外延制程等創新,能夠以砷化銦鎵與磷化銦等材料在3D上取代矽鰭,同時還能適應8%的晶格不匹配。

      「基本上,我們經由FinFET制程至鰭片形成階段,以特定的蝕刻制程從選定的鰭片移除矽晶,蝕刻的圖案能讓III-V族生長以及吸收缺陷,」IMEC邏輯研發總監AaronThean解釋,「我們開始加進III-V族材料,先從磷化銦開始,使其吸收約8%的晶格不匹配,使其最終生長至頂部,然后在凹處再次加進磷化銦,并以砷化銦重新生長至頂部。」

      據Thean表示,IMEC的合作夥伴希望這項技術能進一步開發,以期能在2016年到2018間實現7奈米節點的部署。IMEC的CMOS開發合作夥伴將有機會取得該制程,包括英特爾、三星、臺積電、Globalfoundries、美光、海力士、東芝、松下、Sony、高通(Qualcomm)、Altera、富士通、nVidia與Xilinx。



    關鍵詞: FinFET 矽材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源县| 余干县| 张掖市| 松阳县| 永定县| 三明市| 定襄县| 铜川市| 左贡县| 秦安县| 通山县| 股票| 若羌县| 宝应县| 扎鲁特旗| 松溪县| 教育| 新余市| 青海省| 衡南县| 南开区| 荔浦县| 错那县| 崇义县| 武威市| 社会| 克山县| 潮州市| 博乐市| 白银市| 延边| 会同县| 舞钢市| 大荔县| 庐江县| 林口县| 佛教| 莱阳市| 平武县| 永宁县| 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