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二階相位擾動的DDS雜散抑制新方法

    一種基于二階相位擾動的DDS雜散抑制新方法

    作者: 時間:2011-08-18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介紹了的基本原理及雜散來源,分析了相位截斷雜散原因和普通相位原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改進的。文中對該做了推導和論證。研究發現,使用該雜散的效果比普通相位法更顯著,可達到每相位位18 dB。最后,利用Matlab中的DSP Builder進行仿真,驗證了方法的可行性。
    關鍵詞 ;相位截斷;雜散;相位擾動

    1971年,美國學者J‘Tiemey、G Rader和B Gold提出了以全數字技術,從相位概念出發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種新的頻率合成原理。此技術隨著近年來數字集成電路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系統中。然而,由于DDS數字化實現的固有特點,決定了其輸出頻譜雜散較大,因此,對于DDS雜散的研究是必要的。
    常見抑制DDS雜散的方法有ROM數據壓縮技術,加擾動技術,DDS+PLL技術等。其中相位擾動是一種常用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過加入隨機的擾動信號打亂誤差序列的周期性,使由誤差序列周期性引起的雜散分量變為幅度較低的相位噪聲,從而改善DDS輸出頻譜的雜散特性。文中提出了一種新的相位擾動方法,其擾動信號由兩個獨立的同分布隨機序列相加產生,這樣能更有效地打亂誤差序列的周期性,使雜散幅度降低。理論分析和仿真結果表明,這是一種有效的雜散抑制設計方法。

    1 DDS基本原理及雜散分析
    1.1 DDS基本原理
    DDS即為直接查找存儲表得到每個相位所對應輸出波形的幅度值,通過改變采樣頻率和相位步進來改變輸出頻率,其原理結構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78729.htm

    a.jpg


    在圖1中,相位累加器在時鐘頻率fc的控制下以步長K作累加,輸出N位的量化相位序列,之后取其高W位作為ROM的尋址地址,對查詢表ROM進行尋址,尋址輸出的L位離散幅度序列經DAC轉換成階梯波,再經過低通濾波器(LPF)平滑后即可得到合成的信號波形。輸出頻率b.jpg
    1.2 雜散分析
    DDS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其輸出雜散豐富,其中主要的雜散來源有3個方面:(1)相位截斷誤差εp(n),采用N位相位累加器的高W位尋址,截去低B=N-W位。由此引入了相位截斷誤差。(2)幅度量化誤差εA(n),ROM中存儲的正弦值是用有限的L位表示,這就產生了幅度量化誤差。(3)DAC轉換誤差εDA(n),由實際DAC器件的非理想特性引起。
    在DDS雜散的3個來源中,相位截斷和DAC轉換的影響最大,但目前DAC轉換引起的雜散模型尚不能建立,所以在假設其他兩個雜散源不存在的情況下,主要研究由相位截斷引入的雜散。在無相位截斷時可以得到ROM表輸出序列S(n)。
    c.jpg
    可以看到,這時DDS輸出的數字譜中除了所希望的信號外,還有εp(n)經余弦信號調制后的雜散成分。由文獻中的推導知,相位截斷情況下DDS的輸出信噪比滿足
    d.jpg
    從式(4)可以看出截斷位數B每減少1位,雜散改善約6dB。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河县| 荆州市| 肃宁县| 石棉县| 永吉县| 恭城| 尉氏县| 宜兰市| 河北省| 阿拉善盟| 长兴县| 隆安县| 蒙城县| 满洲里市| 聂拉木县| 尼玛县| 金坛市| 隆德县| 鄂托克旗| 尚义县| 榆树市| 随州市| 新郑市| 江华| 美姑县| 芮城县| 安泽县| 万宁市| 平凉市| 三台县| 蒲城县| 蚌埠市| 玛纳斯县| 诏安县| 紫阳县| 宜都市| 保山市| 若尔盖县| 蒲城县| 金堂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