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的結構
A 中央處理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72583.htm 中央處理器是由運算部件和控制部件組成。
a。 運算部件包括:算術邏輯部件ALU,布爾處理器,累加器ACC,寄存器B,程序狀態字PSW等等,該部件實現的功能是:數據的算術,邏輯運算,位變量的處理和數據傳送。
b。 控制部件包括:定時控制邏輯,指令寄存器,譯碼器以及信息傳送控制部件等等。
B 存儲器
存儲器包括: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
1。MCS51內部有4K的程序存儲器,如果在實際運用中內存不夠的話,可以在此基礎上擴展到64K大小,對于程序員來講,無論是內部的EPROM,還是擴展的程序存儲器是沒有什么區別的,在MCU內部有一個十六位的程序記數器PC可以尋址片內及片外的EPROM。
2。MCU51有128字節的RAM,也可以外接RAM電路,是數據存儲器的容量達到64K字節如圖:
在00H--1FH單元:共32字節的緩沖區,分為四組,每組為8個工作寄存器R0--R7,由PSW.3和PSW.4決定使用哪個組。若在實際使用中,不需要四組工作寄存器的話,那么這個區域的多余的單元可以作為一般的數據緩沖器使用。
在20H--2FH單元:共16字節的緩沖區,其中每一個字節的每一位都有一個位地址,他們占據地址空間0--7FH
,一般在這個16*8位的單元里,用于存放各種程序標志,位控制變量。
在30H--7FH單元:是數據緩沖區,在中斷系統中,往往需要一個堆棧來保護CPU的現場,這個堆棧一般設在
30--7FH單元里,并且棧指針SP指出棧頂的位置。但是復位以后(SP)為07H,所以一般應對SP初始化。
總結:內部RAM中,除了作為工作寄存器,位標志和堆棧區以外的單元,都可以數據緩沖區使用,存放輸入的
數據或運算的結果。
C。特殊功能寄存器(如圖)
特殊功能寄存器包括:I/O鎖存器,串口數據緩沖器,定時/記數器,以及各種控制寄存器和狀態寄存器。
以上圖中可以看到特殊功能寄存器是離散的分布在80--FFH中,其中凡是字節地址能被8整除的特殊功能寄存器都具有位地址,CPU可以對他們進行位操作。此處就不具體列出了,如用到的話,可以參看《單片機的應用與實驗》。
D。I/O口
MCS51有四個,雙向,8位,平行口P0--P3,復位后他們的初態全為“1”。P0口和P2口做為地址總線,P1口為輸入/輸出總線,P3口為特殊的雙功能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