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的礦業物流管理系統研究

    基于RFID的礦業物流管理系統研究

    作者: 時間:2012-02-09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射頻技術的特點,針對提高井下安全,預防礦井災害的目的,設計研發了,采用了無線射頻非接觸式為基礎的設計方案,對礦井下遠距離目標進行非接觸式信息采集處理能夠在不同狀態(移動或靜止)下自動識別。通過井下人員和物資的動態、靜態信息識別獲取,以達到實時管理的目的。通過煤礦應用證明:該煤礦安全事故同比下降96%,有效降低井下安全事故和責任事故的發生,并能達到預防礦井災害的成效。
    關鍵詞:;礦業;

    礦業物流管理有人員管理和安全物資管理。人員管理首先是日常作業管理,包括考勤、出入管理、井下人員跟蹤定位等;其次是緊急情況管理,即災害事故預防,責任事故預防,災害事故后人員定位、搜索、救護等。安全物資指雷管、炸藥等易燃易爆且對存放、使用有特殊要求的物資。
    據統計,我國礦業開采以及巷道掘進主要采用爆破方法,機械化掘進尺只占5%,所以安全物資在生產過程中應用數量及大,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安全生產狀況。目前國內礦業物流管理仍以經驗管理、人工管理為主,災害、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此外,礦井下多塵、潮濕等惡劣環境因素造成人員、物資缺乏可靠的跟蹤管理手段。針對這種情況,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非接觸遠距離識別、多目標識別、環境敏感性低、標簽數據容量大、標簽可讀寫等特點,以其為關鍵技術且與計算機、網絡、信息管理技術有效結合的礦業物流管理系統,實現人員、物資的動態實時管理,改變礦業安全管理狀況。

    1 系統設計原理及構成
    1.1 系統原理
    系統由井下數據采集傳輸單元和地面控制管理單元組成,中間為數據傳輸網絡。礦井下數據采集傳輸單元基本組成元件為射頻標簽、閱讀器、天線和中間件。系統工作原理為閱讀器通過天線發射電磁波,射頻標簽經自身天線接收電磁波后,或者依靠電感能量(無源),或者依靠自身能量(有源)將所存儲信息發射回去。信息包括ID、身份標識等靜態信息和環境、位置等動態信息。閱讀器接收信號并經中間件處理后,通過數據傳輸網絡傳送給井上數據庫,經應用軟件系統調用解析后,實現人員監控、事故預警、安全物資監控、中央控制、遠程領導查詢等各種應用。系統原理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55307.htm

    a.jpg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通山县| 华坪县| 朝阳市| 无为县| 奇台县| 宜章县| 夏河县| 鸡西市| 安丘市| 罗山县| 页游| 双柏县| 南川市| 苍山县| 项城市| 砀山县| 墨脱县| 新干县| 乐东| 商水县| 陵川县| 荆门市| 富宁县| 叶城县| 古交市| 彰化市| 科技| 伊春市| 临江市| 平湖市| 滁州市| 农安县| 兰西县| 凤庆县| 句容市| 灵宝市| 赤峰市| 阳泉市| 高密市|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