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0i08"><input id="00i08"></input></li>
  • <sup id="00i08"><tbody id="00i08"></tbody></sup>
    <abbr id="00i08"></abbr>
  •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英利加快國內市場擴張

    英利加快國內市場擴張

    —— 實現銷售收入2.3億
    作者: 時間:2010-11-14 來源:太陽能光伏網 收藏

      最近,綠色控股公司(下稱“”)除了鞏固和擴大海外市場,還加快國內市場投資和發展力度。據最新統計數字,從投產到9月底,投產尚不足半年,與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的海南項目就已經實現產量25.08兆瓦,突破23兆的季度計劃目標;銷量22.21兆瓦,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利潤0.55億元。該海南項目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14495.htm

      此前的8月份,英利已開始啟動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擴建項目,總投資7.4億元,計劃2011年5月建成投產;二期400兆瓦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已進入籌備階段,項目總投資35億元,計劃2011年11月建成投產。

      在日前舉行的英利綠色能源首屆投資者日活動上,英利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李宗煒將三季度及全年的毛利率指引由先前的28%—30%提高至31%—32%。截至活動當天,英利已鎖定2011年銷售合同575兆瓦,并表示到年底這一數字將提高至1吉瓦。

      這組數字意味著,英利在擴張版圖中,除了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外,國內市場也要快馬加鞭了。“對于國內市場,我們是非常看好的,一方面中國對綠色能源非常重視,另一方面中國還有2000多萬無電人口生活在邊遠山區,那些地方電網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差,發展太陽能供當地使用,符合我們的需求。在中國市場,只要有機會,我們就會全力以赴去爭取。”英利副總裁劉耀誠在接受編者采訪時表示。

      除了海南項目,本世紀初四川阿壩地區的“光明工程”,便由英利在該地區建了19座太陽能光伏電站。此外,西藏、敦煌等邊遠地區,也有英利的身影。

      回應環保質疑

      業內普遍認為,英利在業內的“殺手锏”為公司的垂直一體化經營模式、具有競爭力的成本結構和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創新。

      此前,一直有環保人士質疑,國內一些新能源企業將污染留在了國內。就此向英利有關人士求證時介紹稱,今年8月5日,英利六九硅業一期年產3000噸項目正式投產后,采用全球第三代硅提純技術——新硅烷法。該方法與傳統的改良西門子法不同,改良西門子法的主要污染物是四氯化硅,而新硅烷法在整個硅烷制造過程中沒有氯的參與,反應鏈里沒有涉及到任何氯元素的出現,硅烷90%直接分解成為多晶硅,剩下的10%循環回來繼續進行分解。

      “這是一個閉環,沒有什么排放的問題。在制造硅烷的時候,副產物是硫酸鹽、硫酸鋁和硫酸鈉,其本身可以作為化肥原料。”英利方面透露,該項目總規模1.8萬噸,不僅生產太陽能級硅料,而且還可以生產電子級硅料,填補了中國在生產高純度電子元器件材料方面的空白。

      新硅烷法只是英利完善技術的一個方面。英利綠色能源副總裁熊景峰介紹,通過“熊貓”、“N—MWT”以及“HIT”等前沿技術,英利有可能將單晶電池的轉換效率先后提升至20%(2012年)和22%(2015年);通過控制成核技術及降低氧碳含量等途徑,將多晶電池的轉換效率先后提升至17.5%(2011年)、18%(2012年)、20%(2013年)。

      “新硅烷法具有成本低,無污染等優勢,我們有信心在2011年實現每公斤30美元的成本目標。”六九硅業總經理張月和表示。

      在劉耀誠看來,對整個產業鏈完整的把控便于英利從整體上進行優化,產品成本、技術含量、產品質量和成本的結構上都會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东区| 泽州县| 上饶市| 普格县| 封丘县| 江都市| 灵宝市| 乳山市| 米脂县| 贺州市| 柳河县| 莱西市| 铁力市| 和田县| 开封县| 黄骅市| 深圳市| 彭山县| 射阳县| 绍兴市| 平阳县| 五指山市| 罗甸县| 沁水县| 湟中县| 库尔勒市| 铁岭市| 明光市| 信阳市| 轮台县| 深圳市| 兴和县| 桦南县| 蓝山县| 鄂托克旗| 阿鲁科尔沁旗| 磐石市| 无极县| 塘沽区| 萨嘎县|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