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構筑冷鏈醫藥物流管理新平臺
當藥品在嚴格的控溫條件下,被轉移入冷藏車后,包裝上的感溫標簽同樣定時采集車中的儲藏溫濕度,車內安裝有同車載GPS相聯的RFID讀取裝置,定時讀取的數據通過GPS衛星傳輸到中間件服務器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110947.htm整套系統軟件架構推薦采用三層架構的B/S模型,采用B/S模型的優點是客戶端部署簡單,用戶可以通過各種終端,如PC、手機、PAD等設備的網頁瀏覽器實現系統訪問,進行管理、分析和指令下達等作業。
云計算被納入物聯網范疇。當云計算成熟后,整套系統的中間環節,及中間件、數據庫、應用處理等都直接交由云完成。也就是說,客戶只需要投入前端硬件和終端設備即可實現整套功能。更進一步,企業甚至在前端只需購買RFID標簽即可投入系統使用。
系統獲取的數據可以同后臺作業系統整合,甚至納入數據倉庫,方便智能挖掘。
通過該套系統,物流企業同整個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實現實時解產品的保存溫濕度,一旦發現異常,便及時發出警報,通知相關人員采取相應措施,從而減少貨損,創造“第三利潤”;在溫度異常超過一定時間范圍后,即可判定藥品變質將其檢出銷毀,從而避免發生醫療用藥事故的發生;同時,通過數據事實,可以界定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從而方便認定損耗事故責任方是誰,誰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最后,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挖掘出哪些地點、哪些車輛、哪些操作人員會經常發生問題,從而追根溯源,采取措施,徹底杜絕事故苗子。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模型也適用于食品冷鏈的運輸和倉儲業務。
實施障礙和企業對策
不可否認,我國醫藥供應鏈面臨著兩大信息化層面的問題。首先,藥品編碼沒有統一標準;第二,醫藥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醫院藥房之間缺少網絡互連和數據共享。本文提出的方案應宜建立在這些問題被解決的基礎之上,否則如果僅僅是某些物流企業唱獨角戲,方案的整體成效將會大打折扣。另外,物聯網的普及力度、相關設備的成本、云計算的成熟度等等,也是實施方案時應該考慮的因素,其中規模效應和設備成本是一對相互制約的矛盾,欲打破這個怪圈,政府的干預和扶持必不可少。
對于擁有冷鏈醫藥物流業務的企業來說,當前物聯網技術應用策略概括為:提前方案規劃、加強產業鏈協調、等待時機成熟。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