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8 月 22 日消息,Digitimes 報告稱,臺積電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量產 3nm 芯片,用于即將推出的 MacBook 機型和其他產品。報告的付費預覽內容中寫道:“后端公司對即將推出的 MacBook 芯片的需求持樂觀態度,該芯片將使用臺積電的 3nm 工藝技術制造,據業內消息人士稱,該芯片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生產?!辈贿^,至少在 2023 年第一季度之前,臺積電不太可能從整體 3nm 芯片生產中獲得可觀的收入。這一信息與臺灣《商業時報》上周的一篇報道一致,該報道稱臺積電將在 2022
關鍵字:
蘋果 MacBook Pro 3nm 芯片
8月16日,BOE(京東方)“柔·見所未見”創新技術品鑒會在成都隆重舉辦。活動現場,BOE(京東方)首度披露其在西南地區千億級柔性OLED產業集群布局,并重磅發布全新一代Q9發光器件及全新自研藍鉆?像素排列方式,全面展示了其全球領先的柔性OLED顯示技術、智能交互創新應用場景,以及雄厚的智能制造能力,并以全面邁向億級出貨量的目標,為柔性OLED消費市場打造強勁增長極,全面開啟多形態智能終端新時代。BOE(京東方)“柔·見所未見”創新技術品鑒會BOE(京東方)高級副總裁楊國波表示,作為國內在柔性OLED領域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OLED
8月10日,OPPO舉行了“高光,不止一個”OPPO Watch3 Pro及智美生活新品發布會。作為發布會吸“睛”亮點,OPPO Watch3 Pro穿戴產品采用BOE(京東方)LTPO節能炫彩屏幕,支持常亮顯示,垂腕不黑屏,為人們帶來時尚品質的智慧顯示新體驗。OPPO Watch3 Pro搭載BOE(京東方)1.9英寸柔性AMOLED屏幕,作為國內首款采用LTPO的智能穿戴終端產品,擁有1Hz~60Hz自適應四頻動態刷新模式,具備低功耗、高畫質等優勢,解決了使用時的續航和息屏等痛點問題,保持智能穿戴設備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OPPO Watch3 Pro LTPO 智能穿戴
8月9日,一加正式發布新品一加Ace Pro。一加Ace Pro搭載第一代驍龍8+移動平臺,兼具極致性能與長久使用流暢、游戲暢快順滑、網絡高速穩定的極致體驗,樹立性能手機新標桿。頂級的硬件性能是極致用戶體驗的基礎,第一代驍龍8+采用領先的4nm工藝制程,與前代平臺相比,驍龍8+的CPU綜合性能提升10%,Cortex-X2超大核的最高主頻提升至3.2GHz;在GPU方面,驍龍8+的GPU頻率提升10%,功耗降低30%,性能和能效全面升級。一加Ace Pro采用驍龍8+、滿血版LPDDR5和超頻版UFS 3
關鍵字:
驍龍8+ 一加 Ace Pro
8月9日,一加舉行新品發布會,發布系列新品一加 Ace Pro,打造性能手機新標桿。通過采用BOE(京東方)全新柔性OLED屏幕,一加 Ace Pro 在高清至臻畫質、極致美學設計、健康護眼顯示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為用戶帶來高性能、高質量的屏幕顯示新體驗,彰顯了BOE(京東方)柔性顯示屏幕在高端旗艦手機領域的領先實力。在畫質方面,一加 Ace Pro 搭載BOE(京東方)6.7英寸自研藍鉆排列屏幕,對屏幕像素設計底層邏輯架構進行全面優化,使顯示畫質大幅升級,色彩更加艷麗豐富。一加 Ace Pro 的峰值亮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一加 Ace Pro 柔性OLED
8月8日,長虹電視“開啟8K新視界”新品發布會召開,重磅發布全新系列高端新品——長虹Q9K Max電視。通過搭載BOE(京東方)全球首發的75英寸到110英寸全系8K 120Hz巨幕,以及行業領先的高端ADS Pro顯示解決方案,實現了8K 超高清電視畫質的全新突破,以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實力,讓人們在更多的生活場景體驗到BOE(京東方)帶來的極致視覺體驗。此次長虹8K ADS Pro超硬屏電視Q9K Max采用了BOE(京東方)自主研發的ADS Pro顯示解決方案,具有全視角、廣色域、無色偏、超高刷新率等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長虹 8K ADS Pro 電視 真彩 沉浸顯示
7月14日消息,有分析師爆料稱,蘋果新款iPad將進行一系列變革性升級,將屏幕下攝像頭技術和可折疊顯示屏,屏下人臉識別技術也會在iPad上實現。他表示,明年初發布的14.1英寸iPad不會采用miniLED技術,對于蘋果來說這樣的成本太高。這款新機型的顯示屏實際上采用的是目前iPad Air同款的LCD屏。蘋果計劃在2024年同時為11英寸和12.9英寸的iPad Pro采用OLED顯示屏。而折疊屏iPad也將在14.1英寸版本上使用,幫助用戶便于攜帶,以便于有更大的顯示面積。但是iPad始終是不能替代筆
關鍵字:
apple ipad
7月12日消息,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等多家公司已經要求韓國三星電子旗下顯示器制造商Samsung Display加快開發可用于增強現實(AR)設備的微型OLED面板?! ?,蘋果此前曾與多家制造商就用于“Apple Glass”的微型OLED面板進行過談判。在微型OLED面板中,有機材料沉積在硅基板上,而不是被稱為硅上OLED的玻璃基板上。這種面板非常適合用于AR和虛擬現實(VR)設備上?! ‖F在,蘋果要求Samsung Display開發微型OLED面板技術,估計是用于即將推出的AR設備。
關鍵字:
蘋果 OLED AR
QD-OLED被譽為支持下一代電視畫質的技術,很顯然三星也在不遺余力的推進?! heElec報道,三星顯示已開始開發更薄的量子點(QD)-OLED面板。按照Samsung Display總裁Choi Joo-sun的說法,其已將其基于量子點(QD)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板的良率提升至85%?! ?022上半年,三星顯示器的中小尺寸面板銷量也迎來了10%的同比增長、并創下了歷史新高。 盡管2022上半年的智能手機需求因受到通脹壓力而減弱,但三星顯示器公司在中小尺寸面板市場還是取得了相當亮眼
關鍵字:
QD-OLED 三星 屏幕
IT之家 6 月 22 日消息,6 月 17 日,搭載 M2 芯片的新款 MacBook Pro 13 英寸接受訂購,9999 元起,將從 6 月 24 日(周五)起正式發售。現在,這款筆記本的評測已經解禁。整體來看,新款MacBook Pro 13 為舊瓶裝新酒,將原來的 M1 芯片升級至 M2。雖然其名為MacBook Pro,但更像是 MacBook Air 主動散熱版。新款MacBook Pro 13 最大的亮點莫過于M2 芯片,相比 M1 ,M2 仍為8 個 CPU 內核,但最高有10 個 GP
關鍵字:
MacBook Pro 13 M2 M1 Max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正在研發下一代的入門級iPad,內部代號J272,搭載A14仿生芯片,采用USB-C接口,支持5G,屏幕較當前的版本會略大,預計為10.5英寸或10.9英寸。A14仿生芯片是蘋果在2020年推出,當年推出的iPhone 12系列智能手機率先搭載,并不是蘋果最新的A系列處理器。但下一代的iPad搭載A14仿生芯片,也并不意外,蘋果當前在售的iPad,也就是在去年9月14日的新品發布會上推出的第9代iPad,搭載的A13仿生芯片,也不是當時蘋果推出的最新款A系列處理器。下一代iPad采用U
關鍵字:
iPad A14 芯片 屏幕 5G和USB-C
ITECH艾德克斯日前宣布推出了PV7800 Pro 軟件,這是一款突破性的軟件,讓用戶在PC端實現快捷方便的控制IT7800可編程交流電源設備。PV7800 Pro軟件秉承著ITECH的“即使是任務列表,也要滿足感情需求”的理念,為工程師提供友好、易操作性的UI界面。圖形化和數據化的設計,以及基于圖標的菜單結構可以將您的配置步驟減少50%以上,簡化您的操作流程,提高您的測試速度。?該軟件自試用起,用戶反饋良好,在調試階段廣納用戶建議和意見,經過市場檢驗。發布后受到多個客戶的強烈好評?!皩ξ覀兌?/li>
關鍵字:
PV7800 Pro 軟件、IT7800可編程交流電源
據業內消息人士透露,在上海及其周邊地區的嚴格疫情封鎖導致供應鏈中斷數月后,蘋果公司首次將部分iPad生產遷出中國并將其轉移到越南。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消息人士稱,蘋果還要求印刷電路板、機械和電子零件等零部件供應商增加庫存,以防止未來出現短缺和供應障礙。消息人士稱,中國的比亞迪電子是領先的iPad組裝商之一,已幫助蘋果在越南建立生產線,并可能很快開始在越南生產少量標志性平板電腦。據了解,蘋果長期以來一直考慮在中國以外制造一些iPad ,但幾個月后越南新冠確診病例的突然激增使得該計劃推遲。該報道指出,iP
關鍵字:
蘋果 iPad 越南
5月23日晚,OPPO舉行新品發布會,正式對外發布全新人像高端機型OPPO Reno8 Pro+。BOE(京東方)為該機型提供了全新一代柔性OLED屏幕,成為繼今年初Find X5之后攜手OPPO帶來的又一款極具創新性和突破性的代表產品,以全新像素排列、三頻動態高刷、超窄邊框設計及低藍光護眼等多重技術優勢,帶來流光溢彩的視覺震撼和獨特的美學體驗,盡顯BOE(京東方)在柔性顯示領域強勁的技術創新實力和極具引領性的市場影響力。此次發布的OPPO Reno8 Pro+搭載BOE(京東方)6.7英寸全新一代柔性O
關鍵字:
OLED 手機
oled ipad pro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oled ipad pro!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oled ipad pro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oled ipad pro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