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美光科技股價周二大幅下跌,原因是據一份韓國報紙報道稱,三星電子已經與蘋果公司達成了一項協議,將向后者提供大約一半的先進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芯片。
據《韓國時報》報道稱:“兩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周一透露,三星電子已經與LG電子和蘋果達成協議,將為其新的智能手機系列產品提供先進的DRAM芯片。”
報道還稱:“預計這項交易的金額將達數十億美元,這可能意味著最近以來三星電子與蘋果之間的冰凍關系將開始解凍。一名熟知雙方交易的業內官員向《韓國時
關鍵字:
蘋果 美光 DRAM
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與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宣布簽署策略性協議,設立一結合兩家公司創新與專業技術之架構。在此協議的架構基礎上,雙方客戶能夠同時受益于領先業界的儲存解決方案,進而更快速且有效率地實現創新。
盡管在合作初期,美光與希捷將著重于下個世代的 SAS 固態硬碟(SSD)與策略性 NAND 型快閃記憶體的供貨,但是雙方皆預期這項長達數年的結盟協議在未來將有機會發展更多合作,甚至推出采用美光 NAND 型快閃記憶體的企業級儲存解決
關鍵字:
美光 希捷 NAND
韓國業界高層向韓國時報透露,今年新訂單暢旺,芯片業者可望荷包滿滿,然而SK海力士制程發展較慢,若追上三星,今年下半或許會有新一波“懦夫博弈”(game of chicken),意味業者可能會流血競爭,擴產搶市占。
相關人士說,三星電子添購設備,生產更多服務器和計算解決方案用的DRAM,并擴增第17線廠產能。據傳三星接獲大單,會增產企業服務器用的20納米內存。業界高層說,不是所有內存商都能開心度過今年,三星和SK海力士的制程技術拉大至兩年,可能會有新一輪的生存大戰。
關鍵字:
SK海力士 美光 DRAM
記憶體卡巨擘SanDisk下修展望,加上傳言三星屯兵積糧、似有增產企圖,導致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股價連瀉三日,創下近三個月新低。
SeekingAlpha引述券商Northland Securities報告指出,三星大買DRAM機臺、計畫增加產能,美光將最先感受到沖擊。
此前,高盛警告記憶體業可能進入新一輪產能軍備競賽,美光上周曾對此表示,半導體產業經過整并后,不太可能重蹈覆轍。不過,如果三星增產是事實,即使市場需求沒有問題,也難保DRAM定價不會面臨壓力。
關鍵字:
三星 DRAM 美光
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道,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發布的初步數據顯示,隨著傳統PC產能的回升,2014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同比增長7.9%。內存芯片制造商引領了這輪增長。
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增長至3398億美元,前25大半導體公司占據了總銷售額的72.1%,高于2013年的69.7%。
英特爾繼續保持其第一大半導體公司的地位,2014年芯片營收預計在508.4億美元,同比增長4.6%,在經歷了兩年的下滑后重新恢復增長。三星電子排在第二,預計營收在3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0%。
關鍵字:
英特爾 SK海力士 美光
物聯網(IoT)加速半導體技術和數量成長,今年包括日月光、矽品、力成等封測大廠加快腳步,布局物聯網和微機電(MEMS)封裝領域。
多元晶片價格下跌、無線通訊裝置普及,加上巨量資料(Big Data)興起等三條件成熟,配合云端儲存和IPv6網際網路陸續到位,今年物聯網(Internet ofThings)和云端應用可望持續發酵。
物聯網將帶動全球半導體產業技術和數量成長,市場預期物聯網和云端時代,半導體數量將以兆(trillion)為單位。
在物聯網時代,包括微機電(MEMS)感測元件
關鍵字:
物聯網 MEMS 美光
美國存儲器大廠美光(Micron)宣布,與存儲器廠商華邦電擬進一步合作開發新一代超高速序列式編碼型快閃存儲器(Serial NOR Flash),搶攻汽車電子、穿戴裝置,以及智慧家庭等物聯網應用商機,預計2015年1月就會開始送樣認證1GB芯片。
?
據了解,美光日前宣布與華邦電結盟,雙方將開發新一代Twin-Quad的超高速序列式NOR Flash產品線;雙方所合作的Twin-Quad序列式NOR Flash,比NAND Flash速度更快,且比現有序列式NOR Fla
關鍵字:
美光 NOR Flash 物聯網
DRAM廠華亞科與兩大股東臺塑集團、美國美光(Micron)等三方之間,已經對明年合約內容達成共識,明年華亞科出貨給美光的DRAM計價公式,與今年相同維持不變。
?
美光DRAM產能配置
華亞科明年將投資逾500億元加速轉進20奈米,隨著20奈米產出比重逐月持續拉升,單位制造成本將持續下降,只要DRAM價格維持高檔,獲利可望大躍進,全年每股凈利挑戰8元以上。
華亞科去年與美光重新簽訂6年期合約,華亞科產出全數交給美光,今年初合約內容進行部分調整,給予美光的折扣
關鍵字:
美光 DRAM
DRAM產業屢傳佳績,主要供應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等業績大幅改善,三星電子內存事業部晉升人數創3年新高,員工也可望在2015年初,通過超額利潤分配金分享公司獲利。
據D-Daily報導,三星電子最近執行定期高層人事調動,2015年度內存事業部晉升規模達22人,相較2013年14人晉升,2014年升職人數創近年新高。因今年業績低迷,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主要關系企業的人員升遷規模,相較于往年大幅萎縮,只有內存事業部晉升
關鍵字:
DRAM 爾必達 美光
韓國時報(Korea Times)15 日報導,三星電子明年將投資半導體設備 13.5 兆韓圜,或相當于 120 億美元,稍高于今年的 13 兆韓圜。
全球記憶體晶片市場目前由三星、SK 海力士與美光所把持,三大廠市占率合計來到 93%。知情人士消息指出,三星并不打算大幅增加設備資本支出的主要考量是明年策略將放在維持價格穩定與市場供需平衡。
據報導,三星看準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的市場需求有望增加,因此考慮明年在大陸西安開設新廠房。除此之外,有鑒于 DRAM 的需求平穩,
關鍵字:
三星 SK 海力士 美光 NAND
DRAM產業前景轉佳,近期業界傳出美光(Micron)要求臺塑重談對華亞科的計價合約,借此拿下更高獲利分配權,但臺塑認為既有合約尚未走完,遂予以拒絕,并將2015年焦點放在20納米制程技術轉移上,協助華亞科轉進20納米制程,全面迎接DDR4芯片世代。
自從美光成功整并臺、美、日DRAM產業,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成為全球三大記憶體廠后,美光一直與臺塑針對合資公司華亞科的投資股權、產能分配及獲利計價等進行調整。
2012年底臺塑宣
關鍵字:
美光 DRAM 三星
車用電子成為半導體廠另一個發展機會,除了產品要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之外,還要求半導體廠具有常年穩定供貨的能力,而且,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關系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關鍵字:
美光 NXP 汽車模組
混合記憶體立方聯盟(HMCC)宣布HMCC 2.0規范已定案并公開。透過將資料傳輸率從15Gb/秒提高到30Gb/秒,同時將相關通道模型從短距離(SR)遷移到非常短距離(VSR),HMC第二代規范為記憶體性能建立了新的門檻,為該創新記憶體技術開發過程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并預示其后續應用。
Open-Silicon矽智財(IP)和工程運營副總裁Hans Boumeester表示,HMCC 2.0為設計師提供了成熟的解決方案,以解決記憶體瓶頸并提供具有突破性記憶體性能的新一代系統。此次新標準得到批準,
關鍵字:
存儲器 HMCC 美光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手機芯片廠聯發科入股金士頓電子,持股約6.74%,未來將有助于金士頓電子擴大產品出海口。
金士頓電子是由群聯與金士頓合資成立的,主要生產嵌入式記憶體(eMMC)產品。
為強化競爭力,金士頓電子積極擴大引進策略性股東;群聯去年底即配合這一策略,將持有的部分金士頓電子股份轉讓給日本Flash大廠東芝(Toshiba)。
金士頓電子今年也進行現金增資,引進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及聯發科入股;其中,聯發科持股約6.74%。
金士
關鍵字:
聯發科 金士頓 美光
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三大DRAM廠明年制程進入20納米世代,盡管市場憂心恐造成供給大增、壓抑價格走勢,但DRAM業者強調,制程微縮并非一、兩天可以完成,期間將遭遇技術瓶頸與整量產能縮減等問題,因此盡管資本支出龐大,明年DRAM價格仍可望持穩,業者仍會穩定獲利。
集邦協理吳雅婷表示,三星及SK海力士在制程推進至25納米期間,都吃足苦頭,預料美光借重華亞科從30納米制程直接切入20納米制程,同樣也將面臨極大的挑戰。三星首次進入28納米制程時,因良率無法有效提升,黯然宣告中止,部分產能轉回35納米,
關鍵字:
三星 SK海力士 美光 DRAM
美光介紹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光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閃存和CMOS影像傳感器。美光科技先進的產品廣泛應用于移動、計算機、服務、汽車、網絡、安防、工業、消費類以及醫療等領域,為客戶在這些多樣化的終端應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是高級半導體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供應商之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