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電被瓜分之后
又一個電信巨人倒下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czjhyjcfj.com/article/96888.htm7月25日,在北電無線網絡資產收購戰中,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制造商愛立信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它斥資11.3億美元成功競得北電CDMA和LTE(長期演進)業務資產。在這之前,企業通信系統的全球領導企業Avaya則以4.75億美元收購了北電網絡的企業解決方案業務。據說,RIM正在同北電網絡進行談判,希望能夠收購除CDMA和LTE業務以外的其他無線技術資產。曾經高居全球通信設備制造商第一的北電居然找不到全面收購的買家,只能分拆出售。目前來看,只有光網絡業務還沒有找到下家。隨著北電的隕落,從2005年左右開始的這一輪電信并購浪潮終于告一段落,新的電信設備格局再次發生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將是強者更強。之前的傳言一直是“諾西將收購北電”,甚至諾西早早給出了6.5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就在業界都將其視作板上釘釘的事時,愛立信突然橫刀奪愛,并成為最后的贏家。愛立信在聲明中稱:“這看起來是一個有趣的機會,我們總是尋找一些方法為愛立信創造價值。”那么有趣之處到底是什么呢?
其實愛立信重新回歸CDMA市場意味深長。當年其退出時是非常堅決的,而今CDMA在全球的份額也呈下降趨勢,因此愛立信大張旗鼓殺回CDMA領域并不是重新看好CDMA的未來前景,而是另有所圖。愛立信CEO思文凱強調:“收購北電的北美CDMA業務,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為這一重要地區服務,并與客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更好地向LTE過渡。”愛立信的用意非常明確,一個是北美市場,一個是LTE。
由于在亞非市場,愛立信受到了中興、華為等中國廠商的嚴峻挑戰,因而能給愛立信帶來更多收入和利潤的主戰場仍然是歐美地區。在大本營歐洲市場,愛立信的份額已呈飽和趨勢,而在北美市場,其份額只有10%左右。2008年,愛立信在北美地區的營收為27億美元,主要來自于GSM和WCDMA,拓展空間很大。由于北美市場相對比較封閉,長期以來,占據北美市場的設備商只有阿爾卡特朗訊、北電、摩托羅拉等幾家本土設備商。收購北電之后,北電在北美地區CDMA市場約30%的市場份額和20億美元的收入將納入愛立信的囊中。愛立信預計,它在北美的市場份額將從10%提升到20%,北美將成為愛立信第一大市場。
愛立信大幅提升在北美市場的市場份額也擠壓了競爭對手的空間。200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北美市場是諾西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市場,其他五大市場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本來諾西是想借助收購北電,加快在北美市場的步伐,并可以通過收購北電,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商。愛立信的“搶親”攪黃了諾西的如意算盤,并使其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
北美市場上的老牌企業阿爾卡特朗訊面對愛立信把戰火燒到了家門口也難言輕松,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北美市場將很有可能是阿爾卡特朗訊和愛立信的天下。
財報顯示,2009年,愛立信以227億歐元(239億瑞典克朗)的營業收入額高居電信設備商榜首,阿爾卡特朗訊和諾西的收入分別為169.84億歐元和153億歐元。收購北電以后,愛立信不僅鞏固了其行業霸主的位置,還進一步拉大了與阿爾卡特朗訊和諾西的差距,將其遠遠拋在身后。
除了搶占北美市場,阻擊競爭對手之外,取得未來在LTE上更大的話語權是愛立信此次收購的另外一個目的。
收購北電的LTE資產和專利之后,愛立信在LTE上的儲備和實力更加無人能夠抗衡。另外,2008年,高通突然宣布CDMA在未來演進方向上放棄UMB,轉向LTE,讓形勢有了本質變化。這也是愛立信重回CDMA市場的又一關鍵因素。北美的CDMA市場接近50%,多家運營商都是全球TOP10的運營商,對于愛立信而言,拿下這些運營商就相當于拿到了未來的LTE客戶。
有趣的是,這一輪電信并購浪潮的第一次大規模收購始于愛立信對馬可尼的收購,而愛立信收購北電無線業務之后,電信設備行業的重新整合基本結束,留給未來全球主流電信設備商的市場空間大概只有3—4家。
評論